中國正依賴產業轉型升級來提高“中國制造”的競爭力,但擺在眼前的,是需要培養更多有動手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3月19日,在2017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提問,政府將如何鼓勵和獎勵高端制造業人才下基層?
在郭臺銘看來,產業升級最主要的是人的升級。他舉例稱,富士康最近希望招收兩萬名大學生下工廠,結果發現大學生的動手和動頭腦能力仍須改造,“學校的教育跟實際現場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有6萬名模具基礎工人,可現在都是用大數據、云計算來算這些模具。”
苗圩對此表示認同,他提到,中國的制造業中,具有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級技術工人極缺,“我們培養的很多大學生不具有這方面的能力,知識方面多,動手能力很差。”他評價稱。
苗圩稱,30多年前的他們都需要到工廠去實習,但現在很多學校已經沒有這一安排,都是在紙上談兵。因此,中國的教育體制需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培養力度,中國不需要800萬的畢業生去做工程師、科學家,但需要更多的畢業生去從事制造業的工作。
他透露,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也有了專門的規劃,但調整起來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沒有一批掌握了高技術的工人,中國要想建成制造強國也是一句空話而已。”
來源:棱鏡 作者:周純
需要進一步了解本文信息,請點擊在線溝通或撥
打電話:010-52401598/5229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