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將裝備制造業的基礎優勢轉化為新一輪振興的動力,必須強化創新驅動,引導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開發“中國第一”級別的技術和產品,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唯一的道路,此外,別無他途。
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是中外制造競技的大舞臺,中外參展商逾2300家,數量創歷史新高。在這個舞臺上,中國制造的首發產品、頂尖技術、自主研發產品等隨處可見,讓人目不暇接,也讓我們一窺中國制造向中高端發展的路徑。
在產業發展方面,楊和鎮已有永利堅、基業、津西金蘭等大型金屬制造企業扎根。通過不斷創新,骨干企業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持續上升的發展勢頭,打響了楊和“廣東省金屬材料技術創新專業鎮”的名鎮品牌。
通過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兩岸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勾勒的藍圖更加美好,必將推動雙方在智能裝備產業方面加深交流,建立形式靈活、富有成效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攜手邁向產業升級新高端。
貴港參加本屆發明展的產品,突出實施“工業興市、工業強市”發展戰略成效,展館設計結合工業、城市、科技、創造等理念,布展了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船舶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醫藥化工、富硒農產品等板塊,參展產品600多件,充分展示了貴港20年來工業創新成果,尤其是正在強勁崛起的新興裝備制造業。
日前,市統計局公布成都市第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59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23.9億元,同比增長7.1%。數據同時反映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形成,部分戰略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增長較快。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過去十多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景氣度較高,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銷售量達到248000臺,同比增長15%,2002-200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復合增長率為8.6%,2009-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復合增長率為23.5%,是過去6年的2.7倍,近幾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增速明顯加快。
11月1日,由中鐵二十局與鐵建重工共同投資發起的西安鐵建重工隧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和首臺盾構機下線儀式,在西安工程機械公司閻良車間舉行,占地315畝的中國鐵建高端裝備制造基地也同時揭牌。通過與國際一流裝備制造企業合作,中鐵二十局在裝備制造板塊發展再次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