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11月24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創新大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為抓手,持續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全面啟動實施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突破“兩機”關鍵技術。
2016年可謂人工智能的元年,尤其是AlphaGo和李世石的對決,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關注。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究竟會是怎樣一種形態,會不會像前兩次一樣很快就退潮?人工智能到底是產業大潮,還是概念的泡沫?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的預測是否過于樂觀?
近日,中信重工“GPYT-40盤式過濾機”、“大型高效旋回破碎機”、“φ5米敞開式硬巖掘進機”、“硅鐵礦熱爐余熱發電技術”四項目通過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鑒定委員會的科技成果鑒定。
近些年我國智能制造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迅速,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智能化以及工業自動化等新興的科學技術已經融入到了工業發展之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同比增長133.43%,達到8.17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近16億元的規模,同比增長接近一倍的速度。GGII預計,2025年中國無人機產值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工業4.0帶動了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快速擴張,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據了解,工業機器人除了本體以外,主要有三大核心零配件,控制器、伺服系統、減速器,它們占到工業機器人成本的70%左右。那么在未來幾年里,這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呢?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滲透到了工業企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使得工業企業所擁有的數據日益豐富。工業大數據是在工業領域信息化應用中所產生的數據,呈現出大體量、多源性、連續采樣、價值密度低、動態性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