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一邊是對“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戰略深信不疑地踐行,一邊是機器人應用的快速發展。不可置否這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如果說機器人的大量應用就是邁進“德國工業4.0”的標志之一的話,那么這種說法就顯然有失偏頗了。
只有疲軟的產品,沒有疲軟的市場。盡管當前國內的礦山機械設備行業因礦山行業整體形勢低迷而陷入了低谷,但也不乏有一些礦山機械設備企業逆勢而上,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形勢下實現了“這邊風景依然獨好”。
“我們支持企業境外投資的業務范圍很明確,包括支持‘一帶一路’對外貿易的開展,積極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建設,支持參與沿線國家工業化建設,其中特別重視能夠帶動中國裝備技術‘走出去’的項目。”胡曉煉說。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更被視為現代產業體系的脊梁。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提出“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口號,力促制造業回流,意圖確保其裝備制造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爭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
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廣東抓實體經濟,核心是抓制造業。要堅持制造業立省不動搖,培育發展新產業,推動制造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水平。
“大寒”節氣的第二天,坐落于湖南韶山的湘潭恒欣實業有限公司卻熱鬧非凡,其研發生產的梭車產品披紅戴花,在全公司員工的目送下緩緩駛出廠區,踏上了前往非洲肯尼亞的征程。
2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1月份,制造業PMI為51.3%,雖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但連續4個月保持在51.0%以上,且為2012年以來同期高點,延續平穩擴張態勢。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已經悄然開始,工業轉型已經成為各國應對新一輪全球競爭的重點。《中國制造2025》、德國工業4.0、日本工業創新3.0等戰略,都希望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的分工和競爭中搶得先機。
金國偉委員建議,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全產業鏈的集成創新行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的總體設計和系統集成商,拉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鏈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