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中國制造來說,正處于努力向高處爬升。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有關中國制造如何向中國智造轉型的話題熱度始終不減,代表委員們從產品質量、人才基礎、成本構成等關鍵處著手,為中國高端制造“問診把脈”。
近日,成都正式獲批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在進一步夯實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基礎的同時,開啟成都“智”造新征程。從制造,到“智”造,一字之變帶來成都工業跨越式發展。
2020年,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裝備,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實現一批高端裝備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力爭把上海高端裝備制造業打造成為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國際裝備產能合作主力軍……
兩會召開,博士做政府工作報告,其實經濟工作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上已經討論過,本周的財經新聞重點在于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及銀行監會新聞發布會,本文將解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精神。
前幾年,隨著中國風電產業的迅速發展,眾多企業一窩蜂地進入風電制造行業,這種盲目得跟風導致從2011年開始,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年均增長率開始出現負增長。突然的“剎車”使國內風電設備40%以上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發布了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名單,全國共有104家企業上榜。其中,漳州市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憑借主營產品的關節軸承技術,被評為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隨著全球制造業價值洼地的不斷轉移,我國必須重新定義全球首席制造業大國的內涵。鑒于多年來積累的相對于美國的競爭優勢正在不斷削減,成本連年攀升,大大壓制了我國制造業趕超國際頂尖水平的空間。
經過全部技術引進到外方技術、合資生產,由吸收創新到自主研發四個階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自行設計研制、擁有全面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樣車不負眾望上線運營。
2017年是“中國制造2025”實施的關鍵一年,其間,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要如何突破?“要把裝備制造業作為今年制造強國建設任務的主戰場,按照‘創新驅動、高端引領、智能轉型、基礎支撐’的發展思路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