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政協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金牛賓館大禮堂召開。此前四川新聞網通過“2017四川兩會網友最關注熱詞”活動征集熱詞,“綠色發展”入選,該詞也成為了今天上午大會上政協委員們“點擊”的一個熱詞。
“眾所周知,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極限,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大會上,省政協委員李云軍代表無黨派人士發言時表示,綠色制造是一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益的現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為此,國家發布并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明確提出綠色制造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李云軍表示,四川作為中國制造業大省,是全國三大重裝基地之一,制造業作為支柱產業對我省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其發展過程中帶來的資源環境問題同樣突出。當前,我省應以綠色制造為著力點,以綠色制造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政策、法規、標準、監管為制度保障,以綠色能源建設和綠色能源裝備研發應用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速體制機制建設,推動我省綠色制造全面發展。
李云軍在發言中表示,建議建立適應綠色制造發展的體制和機制,落實綠色制造優先政策。實施綠色一票否決及無限期問責,堅決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的錯誤行為。樹立環境成本理念,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形成綠色制造立項、評估、招標、批準的優先、優惠政策和措施,鼓勵停運、淘汰和更新落后裝備。
其次,建議推行綠色制造技術,促進能源裝備綠色發展。李云軍表示,要支持并鼓勵清潔、低碳、高效的綠色能源項目建設,加大綠色能源裝備的開發力度,提升水電、核電、燃氣、風電、太陽能、潔凈煤電等綠色能源裝備自主研制能力,對示范效應明顯的綠色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給予財政獎補和稅收優惠。要倡導優先使用綠色能源,加大綠色能源裝備推廣應用力度,建立綠色能源裝備推廣使用的機制和措施,促進綠色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實施綠色能源優先購買及使用,減少棄水、棄光、棄風等綠色能源浪費。要加速對現有非綠色能源裝備的升級改造和更新,建立強制的停運、報廢、升級改造和更新標準,并設立相應的政府獎補制度。
第三,建議推進大數據和云計算應用,建立綠色制造云服務平臺。李云軍表示,建議運用“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整合現有資源,建立綠色制造云服務平臺,提供綠色制造政策、法規、評估、監管、認證及成果、案例、信息、人才等服務,實現綠色制造資源共享,推進我省綠色制造技術和產業的共同發展。利用大數據開展綠色能源裝備運行在線監控,建立基于云服務平臺的綠色能源裝備智能診斷專家系統,加速形成并提升遠程監測、智能診斷、維護檢修、狀態評估、壽命評估、可靠性評估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技術服務能力。推進綠色制造領域基礎共性標準、關鍵共性技術及行業解決方案的形成、共享和應用,提升綠色制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來源:四川新聞網 記者 仲健鴻 戴璐嶺 李丹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