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場產業排位爭奪戰正在河北悄然打響。今年前11個月,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5.8%,超過鋼鐵業成為新“老大”。高新技術產業也奮勇爭先,前11個月,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升至18.2%,成為實力強勁的“少壯派”。
近年來,河北省的傳統支柱產業正經受著一場“浴火之戰”。曾經以鋼鐵、煤炭等為首的“黑色產業”在河北創造了一個個財富神話,但是,隨著環境壓力增大、技術創新乏力、路徑發展單一、以及產能過剩等問題的凸顯,去產能、調結構成為河北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做為“一鋼獨大”的河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去產能的決策部署,全省上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把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牛鼻子”,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頭炮”。經過不懈努力,河北省的去產能工作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11月底,共退出煤礦54處、已壓減煉鐵產能1761萬噸、煉鋼產能1624萬噸,提前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
不懼涅槃之痛,方能浴火重生。過剩產能壓下去了,新的產業必須跟上來。調結構、轉方式成為河北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河北省各級黨委、政府和企業登高望遠、攻堅克難、勠力同心,通過持續推進大項目、好項目建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添后勁,全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成效明顯,裝備制造業已成我省產業新“老大”。
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這一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增至146個;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增長到137項;央企、外資、名企投資合作項目109項。投資300億元的云谷科技第6代AMOLED面板項目啟動建設,納入2016年國家專項建設基金計劃的北戴河健康城生物產業孵化器等14個項目加快實施……這些靚麗的數據讓裝備制造業在河北產業發展中熠熠生輝。我們相信隨著裝備制造業的崛起,燕趙大地必將興起新的創業熱潮。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逆勢上揚的裝備制造業目前已成為河北省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伴隨著裝備制造的異軍突起,河北適應新常態將擁有更足的底氣。我們有理由相信裝備制造業將成為河北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為代表的新經濟,必將成為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