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十三五”時期的工作主線,也是洛陽“9+2”工作布局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重點任務之一的去庫存,不僅要從房地產本身入手,還要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去解題,對洛陽而言,裝備制造業就是個解題的“好幫手”。
先來看幾個數據:從2000年到2015年,洛陽市轄區建成區面積增長了99%,同期市轄區常住人口數量增長了51.7%,這就表明,人口數量的增幅遠低于城市建成區面積的增幅,也就是說,依賴于住房等基礎條件的“人的城鎮化”還沒完全跟上城鎮化本身的步伐。2015年洛陽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46.8平方米,而全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為33平方米,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洛陽房多人少,去庫存的壓力是真實存在的,需要“人”去消化。
那么,為什么裝備制造業能為去庫存助力呢?這要從裝備制造業的行業特性和洛陽的具體情況兩方面來看。
從行業特性來看,裝備制造業投資規模巨大,對技術和智力要素的依賴大大超過其他行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更為重要的是,與很多最終消費品行業可以批量化、流水線生產不同,裝備制造業往往是按單制造、非標制造、項目制造,再加上生產過程中技術工藝的變更、生產計劃調整等因素,幾乎不存在幾個人管理數條生產線就可以順利運轉的情況,而需要大量的人力介入。也就是說,裝備制造業還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所以,裝備制造業是少有的對資本、技術與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業。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可以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和藍領工人涌入城市,對去庫存來說,這無疑是更具根本性和長遠性的因素。
從洛陽的具體情況來看,洛陽制造業基礎雄厚,是全市的主導產業,既有曾經為洛陽帶來大量人口、促進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也有經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后再次推動城市和經濟發展的基礎。
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這是省第十次黨代會賦予洛陽發展新的戰略定位之一,也是洛陽的重要發展機遇。但是,我們不能單點單線地看待裝備制造業,而要把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城鎮化等結合起來統籌考慮、科學謀劃、系統推進。一方面,要堅持上下游延伸、左右鏈配套、集群式發展,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發力補齊短板,把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強化融合發展,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做到產城融合、產城一體,讓人進城后有業可“樂”、有居可“安”,從而形成產業發展與去庫存同步進行、良性互動的局面。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