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我國提出“走出去”戰略以來,高端裝備制造在海外積極開拓市場,但也遭遇重重困難。隨著制造成本上升,我國高端裝備在與國際巨頭競爭中的價格優勢逐漸縮小,與此同時,核心技術缺失、不能形成合力、人才支撐能力差、遭遇國際標準阻礙等短板依舊突出。
記者采訪了解到,受多重因素影響,高端裝備制造“走出去”正處于從低端市場向中高端市場轉型的關鍵期。不少專家和企業負責人表示,當前應搶抓關鍵期,加快形成合力,推進標準化建設,同時狠抓核心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最大限度降低走向中高端市場的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
積極布局中高端海外市場
在記者走訪的一些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中,很多人有這樣的同感:“走出去”戰略實施十幾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海外布局多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隨著高端裝備制造技術逐漸提升,具備了一定的向中高端市場進軍的實力。此外,受國內轉型升級壓力加劇、國外行業巨頭進一步擠壓等因素作用,也逼迫國內企業向海外中高端市場布局。
今年3月份,芝加哥交通管理局發布公告,中國中車旗下四方股份公司中標芝加哥846輛、金額總計13億美元的地鐵車輛項目。這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向發達國家出口的最大地鐵車輛項目。該批車輛將用于更換芝加哥地鐵線上的舊車,占到芝加哥地鐵全部運營車輛的一半。
據了解,該項目啟動后,中國中車將在芝加哥當地建廠,負責車輛的總組裝。車輛設計方面,將按照美國標準進行設計,并適應芝加哥地鐵小曲線、高架及嚴寒等特殊的運營環境。
在談到高端裝備“走出去”時,中國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業務部副總經理馬列表示,發達國家市場門檻高,要求十分苛刻,但必須進入。從長遠看,高端裝備走出去更應該面向中高端市場,這樣才能真正檢驗并提升高端裝備的競爭力。以軌道交通為例,除了布局發展中國家市場,還正在積極進入北美、以色列等高端市場。
中國廣核集團國際合作開發部副總經理楊茂春表示,總體看來,目前核電已經成為和高鐵匹配的“國家名片”,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特別是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認證和參考機組三大關鍵門檻均已實現突破,徹底消除了“走出去”的技術門檻。但他同時也表示,從外部壓力看,當前全球核電市場競爭“近乎慘烈”,目前全球具備成套核電技術出口能力的企業有十幾家,從技術、規模、品牌、經驗和業績看,中國企業都不具備明顯優勢。
此外,國際制造業巨頭帶來的壓力比較明顯。以軌道交通國際市場為例,近幾年,西門子、龐巴迪等國際制造巨頭紛紛選擇在東南亞等人工成本低的地區建廠生產,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在中高端市場上與我方競標的成功率。
新老問題交織遭遇發展瓶頸
軌道交通、核電等企業負責人普遍有一個共識:在經過了十幾年的探索期之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走出去”正在面臨新老問題交織的風險。其中,新問題包括國際巨頭“打壓”手段變多、“價格戰”優勢進一步縮小,老問題集中在核心技術缺失、對國際標準不適應、人才支撐能力差等方面。
盡管高鐵、核電等高端裝備具備“走出去”實力,但在核心技術領域與國際一流水平存在差距,特別是一些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國內很難達到配套要求。很多人表示,由于在核心零部件等領域不具備定價權,經常被國際巨頭“牽著鼻子走”。
今年7月初,圍繞出口新加坡產品出現的問題,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發布情況說明,原因是原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將進行返廠維修處理。這是我國軌道交通走向海外出現的問題之一。
此外,國內企業海外拓展市場時的惡性競爭仍然存在。例如,參加國際市場開發的國內電力企業有上百家,幾乎每個項目都有一批國內企業在惡性競爭。2015年印尼一家企業招標,排在前面的都是中國公司,一家比一家價格低,最低報價比成本價還低。
這些年來,國際標準阻撓是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一直面臨的瓶頸。以軌道交通及核電為例,國內標準和國外標準難以“對標”,國家之間缺少行業標準互相認可,造成“走出去”遇到各式各樣的標準。為了符合目標國家要求,必須不斷適應和熟悉新標準,這又會大大提高“走出去”的成本。而我國標準這些年一直未得到世界認可,推廣工作進展一般。
提升競爭力搶抓機遇期
很多企業負責人及行業專家建議,內外壓力增大加劇了高端裝備“走出去”的難度,應加快從形成競爭合力、標準化建設、培養專業化人才入手,同時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全方位提升高端裝備走出去競爭力。
一是打造競爭力強的國際品牌。例如,北車和南車合并后,大大提高了海外競爭力,為其他國內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提供了有益借鑒。對于不易整合的國內高端裝備行業,可通過搭建“走出去”產業聯盟,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要從單純的產品輸出轉向產品、資本、管理“組團”輸出,探索多種形式的工程項目投融資模式,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投融資的風險防范和控制體系。對于軌道交通等已經形成合力的行業,要繼續完善統一協調規劃,不斷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同時,做好海外工程項目和出口產品的售后服務工作,全面提升服務水平。
二是推動我國標準“走出去”。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加大對標準化研究的投入,提高企業在制定標準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提高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標準的國際化程度,逐漸讓中國標準走向國際。同時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企業“走出去”應對糾紛和摩擦等沖突的主動性。
三是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和專業人才培養。通過優惠政策刺激等方式,提高企業研發積極性,同時也鼓勵企業通過海外并購獲得核心技術。從體制機制創新和國際化人才培養著手,繼續探索企業與職業高校共同培養人才、企業內部“大師工作坊”等多種方式,建立外派海外人才和外聘海外本地人才培養、激勵等管理制度,不斷夯實高端裝備走出去的人才基礎。
四是加快轉變營銷理念,完善競標鼓勵機制。在走向中高端市場中,隨著競標難度越來越大,投入成本也不斷提高。為了降低風險,很多企業在拿到項目前不愿投入太多資金,這就降低了競標成功率。與民營企業相比,國企在這方面更顯保守。很多業內人士建議,應積極引導企業完善競標鼓勵機制,不斷提升走出去的競標本領和成功率。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