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的確,工業制造發展迅速,但設備管理混亂、人力成本高企、方案實施周期漫長仍是行業“老大難”問題。如何解決?“我們為此提出了 智慧工廠 方案,聯動生產線各個組件,收集所需大數據,并作出合理判斷,最終應用于能耗管理、數據采集、狀態監控等生產流程上”,上述負責人說,這便應該是工業4.0應具備的形態。
讓設備“孤島”聯動起來
2013年,德國首提工業4.0的概念,強調通過信息網絡與物理生產系統的融合,來改變當前的工業生產與服務模式。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同年10月,中德宣布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工業4.0已然成為制造業發展標桿,在全球范圍引發新一輪工業轉型競賽。
“以前,不同的設備是獨立的 孤島 ,要讓設備聯動運作,需要相應的人力才能實現,現在通過工業4.0可以讓設備互聯,高效運作。”貝加萊負責人表示,現在客戶對智能化設備有越來越多的要求,比如電路板(PCB)行業,不少企業都要求流水線上的機器都做到可輸出數據,并通過物聯網系統分析、給出解決方案。“客戶的應用需求也在助推工業4.0發展,智能化是工業制造必然趨勢”。他說。
在電子展現場,類似的“智慧工廠”概念屢見不鮮,這些新時代的工廠足夠創新,它們基于物聯網,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整合數據并收集問題。“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生產線遇到的實時問題,并快速分析、處理。機器該什么時候維護、怎么保養,產品遇到了什么質量問題、如何改善,大數據都會告訴我們。”在電子展現場,韓華商業設備公司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許多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是靠熟練工人進行關鍵環節的把關,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材料的浪費,現在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到解決方案后,便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深圳市線路板行業協會(下稱“線路板協會”)負責人說。
機器人成“智慧工廠”標配
“智慧工廠”自然少不了機器人,要知道,許多企業制造、組裝PCB都離不開它。在電子展上,各種形態的機器人層出不窮,其中一臺叫做瑞森可的機器人雙手靈活,雙眼隨著手部移動并不斷眨動,引發諸多觀眾圍觀。
“操作這款機器人的人員不需要具備專業素養,普通人只需要幾分鐘便可輕松對機器人進行編程、新建工作路徑,并實時調整,輕松實現真正的人機協作。”瑞森可機器人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制造業企業產品更新換代很快,需要機器人能快速變通,并能迅速投入生產。
記者現場操作了一次瑞森可機器人,其顯示屏選項少、操作簡單,短短幾分鐘學習后,記者進入相應的操作界面,按下啟動按鈕,便可以“手把手”教機器人抓取、移動、釋放等動作,機器人隨后會記錄下相應的路徑。編程花費時間僅需幾分鐘,已被錄入新工作軌道的機器人便按照設定動作抓起了記者的筆,然后流暢地輸送到了指定位置。
行業標準亟待出臺
“不同行業的客戶使用的設備種類大相徑庭,輸出數據的接口也不盡相同,有的設備甚至不能輸出數據,數據采集存在一定難度。”在電子展現場,貝加萊負責人如是說。的確,構成“智慧工廠”的因素有很多,更先進的加工設備、操作靈活的工業機器人都必不可少,但這些設備加在工廠之中,如何保證他們有效協作,并數據統一、有效,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出臺行業標準,統一設備數據輸出接口”是多位業內人士給出的建議。事實上,線路板協會已經在行動,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產制造PCB可能涉及數十種工序,需要用到的設備從幾十到上百臺不等。目前,協會已經在著手制定相關標準,統一數據輸出、協調各企業的機器制造和生產。
“協會就是要做單個企業做不到的東西,這些企業應基于相應的標準之上,進行進一步的創新。”他說。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