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發出《關于做好信息化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發揮信息化在支撐疫情監測分析、創新診療模式、提升服務效率、促進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等方面的作用。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與多類型、多層次醫療服務主體合作,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流程服務,構建“醫聯體式”的互聯網醫院格局,打造符合分級診療要求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新秩序。
《通知》明確,對于互聯網醫院為第二名稱的,要推動互聯網醫院與實體醫療機構之間盡快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同時,探索構建患者主導的醫療數據共享機制,強化互聯網醫療技術和能力儲備,探索納入公共衛生應急服務體系,支持各地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管理、電子健康檔案應用、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等政策研究,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升級版。將制定完善醫療服務、衛生應急、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信息共享等基礎標準,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組織制定相關團體標準,逐步將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團體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通知》提出,推動實現核酸和抗體檢測等信息共享,并參照“城市智慧大腦”建設思路,匯聚公共衛生、醫療、人口家庭等多源數據,推動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數據開放共享。另外,確診、疑似、陽性檢測、核酸檢測、抗體檢測、人員轉歸等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要納入健康通行碼統一管理。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確保安全前提下,推動健康通行碼與電子健康卡(碼)等融合發展。支撐醫療衛生機構根據疾病監測數據集標準實現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打通疾控、醫療、實驗室等信息,實現醫療衛生機構、疾控機構疫情相關核心信息快速報送;以重大傳染病哨點醫院為重點,強化信息整合共享,逐步實現疫情信息自動推送。同時,鼓勵以省為單位,在空港、碼頭、陸路邊境等重點地區完善疫情防控信息平臺建設。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