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在福州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和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內,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5G遠程外科動物手術實驗,這意味著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遠程醫療和手術已經成為現實。醫療健康產業迎來了新機遇,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健康成為大勢所趨,也面臨新變化和發展掣肘。
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來自政府、醫學、和互聯網界的代表圍繞"互聯網+醫療健康"話題展開討論。互聯網已經從早期的消費領域應用走向產業互聯網、物聯網。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方興未艾,前景看好。
在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社會運轉的核心基礎是數據和算法。醫療健康領域的互聯網化同樣面臨著基礎數據工程建設的艱巨任務。2016年,國家啟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工程以來,激起了行業的”一池春水“。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整個資本市場或者股權投資行業投到醫療領域接近800億元。
中電數據董事長李世鋒認為,像中國這種把醫療數據匯聚,經過集中治理,挖掘應用,在全球來看是一個獨有的創新。不過,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每一個老百姓,需要全社會力量共同用。需要從政策、法規、標準、機制、模式,包括技術、人才方面,構建一個系統能力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發展。政府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起主導作用,企業要積極參與,把健康醫療數據基礎的能力先構建起來。
“目前存在的困難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政策,二是應用。”李世鋒表示,各個地方政府做了很多數字經濟的有益嘗試,但是如果要良性循環,政府還要通過試點能夠盡快的形成可以推廣復制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標準、機制。在應用層面,數據第一步還是要先摸家底,到底有什么數據以及數據的顆粒度和數據的規模,比如陜西大概50億條數據,福州這兩年超過200億條數據,這就說明數據的匯集能夠發揮效能,數據顆粒度越細發揮效果的可能性越大。
騰訊副總裁丁珂也表示贊同,他認為這次的大數據跟以往的信息化不太一樣,以往信息化改造一個醫院或一個機構的內部系統,但這次大數據改造的根基需要充分考慮到患者,醫療是非常專業的領域,在推進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很多不對稱,比如患者信息不對稱。最近國家實施的健康卡項目,就是為解決患者在不同醫院就診的卡不通的問題。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建立在數據基礎上,也是在這個階段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在應用層面,最大的感觸就是做一個標桿還不難,但是標桿復制的難度相當大。為什么難復制?因為基礎建設缺的功課或許有點多,還是地區不均衡的問題。” 丁珂表示,應用探索階段,第一要尊重中國在地域上的數據特點的問題;第二,一定是跟最先進的醫生水平相結合才能讓技術落地更快,能夠更實用地推進;第三,人工智能始終是輔助于效果,永遠也不是替代,更多是在醫生很長時間工作疲勞時能否幫助醫生減少失誤。
來源:央廣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