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醫藥行業在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抗生素等品種的驅動下,經歷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長,近年來在醫保控費、招標降價、限制抗生素和限制輔助用藥濫用的多重因素下,國內醫藥行業增速逐步開始顯現出下滑趨勢,去年行業增速甚至下降到個位數,不少投資者對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產生疑問。
那醫藥行業前景到底如何?
我們認為刨去醫改政策和產品正常迭代的短期影響,國內醫藥行業的投資前景依然光明,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國內醫療投入還遠未滿足需求,新技術新藥物的出現加速行業的擴張。我國醫改的大力推進促使行業內部迎來去產能的結構化調整過程,轉型的過程是痛苦的,但行業變革淘汰一批落后企業,優秀企業和強勢品種將獲得更好的競爭環境,引導企業更加注重創新和品質,長期來看改革利于整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目前是國內醫藥行業最壞的時代,但同時也孕育著越來越好的時代,階段性拐點即將到來。
一、在醫療投入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未來五年有較大增長空間。
2014年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百分比為5.56%,人均衛生總費用為2587元;同期美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百分比為17.14%,人均衛生總費用為9403美元;日本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百分比為10.23%,人均衛生總費用為3703美元。根據《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制訂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將占GDP比例為6.17%,預計總額達到5.48萬億元,相比于2014年增長54.8%,未來五年醫藥行業財政投入加速增長,優秀創新企業有望受益。
二、國內的醫藥需求不斷加速
中國有龐大的消費人群,與之對應的龐大臨床受試群體,204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比例預計將達到28%,仍有巨大上升空間,據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的年均醫療開銷是青壯年的3倍,老年化社會對醫療資源的需求十分巨大。
醫藥剛性需求發生變化的另外一大因素是疾病譜的遷移,由于飲食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不同病種在人群中的發病幾率逐漸發生變化,這也將引起新的藥物需求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惡性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快速上升,對新一代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療方案需求十分迫切,驅動產業創新。
三、當前醫藥行業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一方面在供給端
質量標準全面提升驅動創新型企業強者恒強。中國醫療產品供應鏈面臨質量標準的全面提升,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標準全面向歐美最高標準看齊,創新藥、市場亟需產品有望獲得加速審批;仿制藥一致性再評價勢在必行,推動已上市藥品質量快速提升;“兩票制”逐步落地、“營改增”加重代理渠道稅票處理難度,醫藥流通行業迎來集中度快速提升的第二次浪潮。未來幾年,醫療產品供給端質量標準全面提升,唯有創新型企業強者恒強。
另一方面在支付端
醫保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醫生陽光化收入過低是醫改一切問題的根源,醫保監督機制缺失加劇了醫藥行業信息不對稱。面對醫藥行業需求的快速增長,醫保資金長期看收支有缺口,但結構性浪費問題非常嚴重,高價輔助用藥、過期原研藥消耗了大部分醫保資金,新型創新產品無法及時納入醫保。基本醫保市場化運作,商業醫保加速崛起,支付端發揮價格杠桿作用,有利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隨著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需求端持續增長,供給端優勝劣汰,醫保發揮價格杠桿,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多個細分行業有望出現大型龍頭企業。
藥品流通集中成就了“國藥控股”,器械渠道整合及服務化剛剛拉開大幕,零售藥店整合漸入佳境;
創新成為藥企中長期核心競爭力,藥品質量可以比肩原研的藥企,未來會形成強者恒強的局面,恒瑞醫藥目前近千億市值,未來依然有很大成長空間;
醫療服務是尚未挖掘的最大金礦,隨著分級診療和醫療信息化的推進,單一專科領域即有望造就大市值企業。
從國際經驗看
人均收入的提升會推動國民對醫療保障的需求;
處于人口加速老齡化階段,衛生總費用GDP占比將持續提升;
此外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會迅速帶動行業的發展,加快產品迭代速度。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將加快步伐,孕育許多投資機會。我國擁有全球具競爭力的中間體和原料藥制造技術和低成本,生物技術領域緊跟國際前沿步伐,隨著國內企業實力提升,未來中國制造中會出現中國創造,所以我們依然堅定看好行業發展前景。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