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秋廣州,珠江潮起。全球醫藥經濟改革的浪涌進入關鍵期,中國醫藥經濟更是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藥審改革大刀闊斧、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常態化、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全速推進、國家藥價談判政策逐步落地、新一輪招標全線啟動,加上“兩票制”、嚴打“走票掛靠”等系列治理組合拳,醫藥企業如何立于潮頭,根據自身實際把短期和中長期政策結合起來,使得改革時減少陣痛?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制定出更具執行力的行動方案?
隨著冠以“創新動能正澎湃一一中國醫藥產業活力進程”為主題的第28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暨第11屆中國制藥工業百強年會、2016全國藥店周的臨近,業界對相關熱點的關注正在升溫。為此,記者9月12日專訪了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他在介紹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時提出,“中國醫藥經濟紓困,‘創新’二字濃墨重彩地寫在行業面前。”
創新是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
當前,醫藥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亟待提高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效率,讓改革的陣痛期變得更短一些。業界認為,“這就需要產業界把握好節奏爬坡過坎。”
林建寧對今年信息會的主題做了剖析,“‘創新動能正澎湃’?我們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近年醫藥產業進入增速換擋期。這里面既有宏觀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有產業政策的倒逼作用。短期內,原來超高速的增長會換擋為中速。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講,原來快速且粗放式的發展只能促使中國成為制藥大國,而不能變成真正的制藥強國。我認為,最主要的障礙仍是創新力不足。”
他指出,“過去這兩年,產業政策的倒逼作用已開始顯露出來。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一致性評價全力推進、臨床數據及生產工藝核查等一系列政策都是為了使中國的藥品回歸到新藥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藥,即世界范圍內的新藥,仿制藥是真正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制藥,遏制原來的低水平重復,真正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這樣中國的制藥業就會鳳凰涅槃。”
在他看來,“恒瑞醫藥、綠葉制藥、先聲藥業等主流企業順應潮流,已更加注重創新,注重數據的真實性,注重產品的工藝,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藥已進入報批環節,不久將進入收獲期;各大企業集團也在篩選品種,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天士力、康緣等一批創新型中藥企業也在通過研發創新走國際化道路;不久的將來,也會有研究機構、科學家作為自然人持有上市許可證,這些都會大大激發創新的潛力。可以說,創新動能是未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引擎’,這股動能將澎湃迸發。”
可見,動力得從改革中來、從調整中來、從轉型中來,最終依靠“創新”驅動中國醫藥經濟平穩發展。在轉型升級的應對工具中,傳統發展模式已日漸式微,全行業亟需找到更加有效的發展路徑和模式。“創新無疑將撬動醫藥經濟中長期增長的動能和潛力。”林建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中國醫藥經濟走出當前困境的根本舉措。
把握發展趨勢苦練內功
醫藥經濟形勢更趨復雜,挑戰來自增長減速和結構調整,來自內部和外部等多個方面,經濟運行中不確定性、不平衡性凸顯。創新在哪里興起,發展動力就在哪里迸發,發展制高點和競爭力就轉向哪里,站上新臺階的中國醫藥產業承受著動力轉換的陣痛、結構調整的壓力。
那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又將如何?林建寧認為,有三個方面值得業界思考和關注:一是業態會繼續分化。“在創新的驅動下,會形成一批以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甚至沒有自己的工廠,但依靠研發創新就能獨樹一幟;還有另外一批大型的制藥集團成為生產基地,專做高品質仿制藥,接受委托生產;同時那些科工貿一體的集團公司仍會存在,但集中度會提升,并向整個醫藥價值鏈布局,延伸到終端。”
“二是通過規范化走向國際化。”林建寧表示,藥品注冊制改革、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飛檢、工藝核查等都是在促進產業的規范化發展,提升整個制藥業的品質,為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打好基礎。
而隨著“兩票制”“營改增”等政策的推進,林建寧把醫藥供應鏈渠道扁平化看作是另一大趨勢。他認為,“流通環節在整個供應鏈中承擔著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樞紐作用,供應鏈環節減少將引發流通業的集聚整合,未來會有更多的流通企業面臨因業務減少、合規檢查,部分企業將被收購、轉型或者淘汰。長遠來看,無疑將提高行業集中度,并凈化經營環境,這對工業企業營銷管控能力是一種新的挑戰,也會催生新的營銷模式的出現。”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