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細胞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游產業三大領域,上游產業主要以干細胞采集和儲存業務為主體;中游產業以干細胞技術研發為主體,包括各類從事干細胞技術及產品研發;下游產業主要以各類干細胞移植及治療業務為主體。目前我國發展比較成熟的領域是上游的干細胞儲存業務,而在市場看來,未來最具備市場價值的則是中下游的干細胞技術產品研發及臨床治療。市場預計到2018年全球干細胞醫療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1195億美元。
干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醫學價值和巨大的商業價值讓資本對之趨之若鶩。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包括中源協和、國際醫學、南京新百、新日恒力以及通葡股份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都紛紛布局這一領域,在進行布局時,不乏一些上市公司以高溢價、高估值的方式進行收購。
但今年發生的“魏則西事件”反映出了干細胞行業、細胞免疫治療行業的一些違規行為,也讓國家加大了對這一領域的整治力度。
政策的變化,讓一些上市公司面露尷尬:一些公司擬籌劃的收購事項、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不得不叫停,例如南京新百近日公告稱,鑒于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此次重組的相關方案的監管政策尚存在不確定性,于是終止收購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65.4%股權一事。而完成收購的一些上市公司則面臨著標的公司業務受限、業績對賭不能實現的風險,例如新日恒力收購的博雅干細胞2015年僅完成了業績承諾的86.65%,而國際醫學投資的漢氏聯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842.1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0.96%。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政策的變化讓干細胞領域投資降溫。
“國內很多人投資人往往喜歡追熱點,但熱點往往估值都高,也未必會有高收益?,F在市場又有點過冷,突然都不敢投資了,這個也是有問題的。”東方高圣副總裁瞿镕認為,長期來看,國家只要及時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行規范管理,對干細胞行業是好事。投資人也會逐步理性起來,也應該理性,不能有點苗頭就一窩蜂地投資;遇到點困難又都不敢投。
除了政策風險、法律風險外,投資者須注意的是,我國至今尚無正式批準的干細胞商業化產品,且監管部門規定干細胞等臨床研究技術不能進行臨床治療,干細胞產業化仍路漫漫。這也意味著,以控股干細胞公司的投資需要上市公司長期的巨額資金支持,這也將對企業的資金實力、業績構成考驗。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