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傳統IT領域,硬件廠商和軟件廠商是截然分開的:硬件廠商為用戶提供基礎計算能力,而軟件為用戶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但是隨著科技發展趨勢和應用方向的變化,硬件和軟件的界限開始模糊,甚至正在開始融合——而對于曾經的IT巨頭們來說,不僅要接受這樣的現實,更要在這樣轉型時刻,把握更進一步的機會。
轉型戰略:從端到云
在普遍的理解當中,英特爾是一家芯片提供商,是典型的硬件廠商,然而在2016年4月29日,英特爾CEO科再奇在談到,英特爾未來要從一家PC公司轉型為一家“驅動云計算和數以億計的智能、互聯計算設備的公司”。
換句話說,英特爾希望通過轉型,為用戶提供從端到云的完整解決方案。
云計算的深度應用是整個IT行業面臨顛覆式影響的原因之一——這是由于云和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越來越多由虛擬化和軟件來定義,才使的硬件廠商轉型成為一種必然。
在英特爾對未來的規劃當中,基于云端的數據中心將是英特爾將要掌握的未來——一方面,整機柜架構、3D XPoint™內存、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硅光子……這些英特爾已經和正在推向市場的技術和產品,將引導更多的數據中心采用英特爾架構;同時,利用云和數據中心,通過數據分析、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方面的不斷創新,通過高效、即時、穩定的數據分析,加快實現數據本身的價值和作用。
而對于用戶端來講,原本利用信息技術的最直接方式是PC,但是隨著物聯網概念的逐步清晰,能夠應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已經從PC端推廣到了整個物聯網中可互聯的所有智能設備——每個設備、傳感器、控制器和其它任何客戶端計算設備。對于這些終端而言,能夠連接到云就意味著每個終端不僅能通提供信息服務,而且其自身作為“物聯網”當中的“物”,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能作為一個數據被捕獲記錄下來、實時計算,并可以從任何地方訪問這些數據。而且它幾乎涵蓋我們當今生活中的一切。
在英特爾看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基于云計算和云端數據中心的支持,未來的物聯網將成為最重要的用戶和信息端口,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工業和零售業,分布越來越廣泛、產品形態越來越風度的用戶端和信息端,都將被納入英特爾關注的范疇——在這一過程中,為構成物聯網的智能設備提供足夠的計算能力、聯結到云端的能力,從而保證從端到云的流暢,以及從云到端的快捷。
轉型戰術:構建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是最近IT領域討論最多的一個話題。在自然界中,一個生態環境包括空氣、水、土地和陽光,也包括在土地上生長的草地和樹木,以及樹上結的果子,草地里的螻蟻……當所有這一生態環境的參與者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時,這一環境當中的每個個體,都不僅可以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而且可以為其他個體和整個環境提供價值,以維持這一生態環境的持續穩定。這一自然規律在IT市場也同樣奏效。
基于英特爾所提供的芯片技術以及在整個IT行業的地位,其更像是整個信息技術得以運轉的基石,也就是一個生態環境當中的土地、陽光——所有軟件、應用,都需要據此才能得以存在和發展。當英特爾開始勾畫一個龐大且艱巨的轉型規劃時,作為掌握IT核心計算技術的技術先導型公司,英特爾并不需要親自去實踐這樣的規劃,它只需要以自身的技術實力為核心,構建一個具有完整技術框架的生態系統,就可以為自己打造一個順應未來趨勢的產品和市場空間。
行業化的客戶端合作
“摩爾定律認為,我們能夠以大致固定的成本把晶體管的體積縮小約50%,從而以相同的成本把晶體管的數量提高一倍(或者以一半的成本制造相同數量的晶體管)。這一概念推動了我們所有人都已曾見證的技術革命。” 科再奇談到,“摩爾定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經濟定律:隨著英特爾從14納米技術邁入10納米,并計劃實現7納米和5納米甚至更加尖端的制程技術,我們的計劃證明,英特爾在摩爾定律方面的行業領導地位仍然不可撼動,而且英特爾將繼續投資于生產能力和研發,以確保這一領導地位。”
芯片技術是英特爾的核心技術,在這一領域,英特爾除了與更多合作伙伴一起關注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化應用領域外,最為重要的是聯合與行業用戶和不同領域的技術研發者一起,共同解決不同領域和行業用戶對計算的不同需求。
2016年6月,英特爾宣布推出全新一代英特爾至強融核處理器。相比上一代產品,這是英特爾首款專門針對高度并行工作負載而設計的、可獨立自啟動的主處理器,且首次實現了高帶寬內存與高速互聯技術的集成。
2016年7月20日,英特爾攜手10余家生態系統合作伙伴以及來自科研探索和機器學習領域的最終用戶,向業界展示英特爾在高性能計算領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應用價值,證明了其與合作伙伴緊密協作加速中國本地高性能計算以及機器學習等領域創新進程的重要作用。
“借助基于英特爾全新一代至強融核處理器的高性能計算能力,Viscovery首次嘗試構建CPU-Only的全新架構的視頻深度學習平臺,在視頻流識別的能效上甚至比傳統方案提升高達3至6倍。”Viscovery CEO黃俊杰認為,借助軟硬件的協同整合,Viscovery能更全面、高效的服務視頻與直播平臺需求,將深度學習廣泛應用在商業環境之中。
同樣是借助至強融核處理器的領先性能和通用x86結構體系,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海洋環流數值模式的設計與開發、可視化、數據分析等不同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來自海洋一所的劉海行主任介紹:“借助基于英特爾的高性能計算平臺所提供的領先性能和統一編程模型,我們建立起三維、動態、實時、精準的海洋環境數值模擬系統,以創新的數字化技術加速海洋研究和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近期我們也在至強融核計算平臺得到很好的測試結果。”
而作為國內領先的基因組學產品與生命健康服務提供商,北京諾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田仕林也表示,新一代至強融核處理器為實現快速、準確的基因組測序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借助基于新一代至強融核處理器的高性能計算平臺領先的性能和統一的編程模型,諾禾致源能夠將基因組測序的時間縮短8.3倍,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推動基因測序的效率提升和應用拓展,推動精準醫療、靶向藥物研發、個性化診療等醫學前沿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
最廣泛的云計算合作陣容
在云計算方面,英特爾并非后來者,畢竟英特爾架構一直“被”列為云平臺的理想選擇,甚至在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云,特別是公有云服務,都是基于英特爾的架構。
2010年,英特爾就支持ODCA(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組建并成為其中的技術顧問,與ODCA會員一起,結合現有的技術、產品與標準,以更精確了解用戶的需求。同期,英特爾推出了Cloud Builders項目與ODCA應對,并在半年之內推出了超過30個與云計算主流應用需求相關且成熟的解決方案。
2011年,facebook在英特爾的參與和支持下啟動了開放計算項目(OCP),而BAT同年發起的天蝎計劃,也選中英特爾作為惟一的技術顧問。
2013年,英特爾將“通過軟件定義基礎設施(SDI)重塑數據中心”,特別是云計算數據中心作為自己的創新策略,希望硬件透明化與軟件定義的結合帶來的更加智能、自動化的編排和管理能力能夠提升云平臺資源池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在確定SDI創新策略后,英特爾不僅加強了對軟件定義存儲和網絡技術和產品的投入和推廣,還強化了與相關生態系統軟件圈伙伴的合作力度,例如啟動旨在加速軟件定義網絡創新的Intel Network Builders計劃。亞馬遜AWS也在與英特爾深化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合作后,開始使用Intel Inside品牌來代言其服務的高品質。
創新的軟件定義產品和技術只是構建云的基石,但在云計算起步較晚的區域,例如中國,缺乏相應基礎設施的支持和足夠的技術經驗和能力對很多希望開發、測試和部署云方案的合作伙伴及用戶來說,依然是一道短期內難以跨越的門檻,也制約了云計算更進一步的普及,為此,英特爾也在2013年創建了英特爾中國云計算創新中心(CCIC),為這些伙伴和用戶提供相關方案的測試,驗證服務,還為相關項目的規劃、部署、運維提供專業建議。
2015年5月,在見證了超融合技術在加速云部署,推進云實踐方面的強大潛力后,英特爾開始攜手相關軟硬件廠商推廣融合云解決方案,英特爾中國云計算創新中心與99Cloud、云巔、SmartX、云海麒麟等本土合作伙伴一起,推出了首批面向中國用戶的融合云方案(多基于OpenStack架構)。
“為了與合作伙伴一同推進這類解決方案的落地進程,英特爾不但為合作伙伴們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技術支持,以幫助他們開發形態多樣的融合云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更為自由和豐富的選擇,還借助英特爾中國云計算創新中心(CCIC)的雄厚技術力量和平臺,為他們的融合云方案提供產品和服務質量層面的測試及驗證服務,以確保來自不同合作伙伴的融合云解決方案都有同樣令人放心的品質和服務質量。” 2015年6月,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業務產品市場總監賀曉東當時談到基于英特爾架構的、與獨立軟件開發商及硬件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融合云解決方案時表示談到,為了加速融合云方案在市場上的普及和應用,英特爾還將為合作伙伴提供相配套的渠道推廣支持。
為了發揮OpenStack潛力,加速云部署的努力也在全球范圍內同步推進,2016年7月英特爾推出Cloud for All計劃,其中就包括與OpenStack共同發明者及領先運營商Rackspace合作,共建擁有業界最大規模開發團隊和開發者云的OpenStack混合云創新中心,將企業所需的技術特性充分整合到OpenStack源代碼中并為其提供針對英特爾架構的優化,來滿足全球范圍內數以萬計的全新云部署需求。
寫在最后
處在一個時刻變化的產業當中,只有不斷顛覆自己既有的習慣,才能保持不斷進步。從整個IT產業的發展來看,目前所經歷的顛覆式發展,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次更大規模的整體提升,而對于傳統優勢企業來講,轉型缺失不易。與行業內其他的傳統大廠商不同,英特爾顯然更清楚自身的優勢和強項,通過構建一個順應未來的、更大范圍的生態系統,從而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或許比盲目調整產品線、尋求業務模式的代償要現實得多,而且對行業也更有價值得多。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