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融”毫無疑問是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熱詞與關鍵詞,然而對于兩者的融合路徑依舊處于探索之中。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黃雋教授關于“文化藝術品特點”和“銀行貸款模式創新”的論述為我們對“文化+金融”在操作層面提供了有益思考。黃教授詳細闡述了“藝術品保證貸款”和“藝術品股權投資”的區別,并強調了“銀行對抵質押物的基本要求就是流動性好”、“藝術品的異質性和稀缺性使藝術品價格呈現出多變性特點”等觀點,最終建議通過文化市場的規范化、銀行經營的特色化等策略來加速文化藝術品與金融的對接與發展。
20世紀70-80年,金融監管從嚴格監管、安全優先理念逐步被金融自由、效率優先的原則所替代,在全球范圍內,金融混業經營的趨勢成為主流。
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入發展和金融綜合化經營促進了客戶對股本融資、財富管理等金融全方位需求凸顯,使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和收入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利率市場化倒逼商業銀行重視非利息收入業務。商業銀行的文化藝術品債權、股權以及相互聯動的業務也在探索中。
一、藝術品保證貸款
銀行對抵質押物的基本要求就是流動性好。只有優秀的藝術品才能進入到藝術品拍賣這個金字塔的頂端,統計數據表明,能夠在拍賣市場上重復交易的不超過拍賣品的20%。也就是說,只有少數藝術品精品能夠再次進入流通變現。具體到藝術品保證貸款服務來說,如果藝術品缺乏流動性,無法退出,就不是合格的抵質押品。由于藝術品的品類繁多,藝術精品的資金門檻較高,在收藏投資市場上,一旦錯失最佳的出貨時機,或者沒有找到喜歡的人,購買藝術品所帶來的財務收益就無法實現。
一般藝術品債權融資貸款會按照藝術品市場價值的一定折扣,債權的融資需要風險控制和緩釋安排,借款企業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是第一還款來源,藝術品保證是第二還款來源。在國內,一些銀行為了解決藝術品流動性問題,還會要求個人或機構擔保,信譽較好的拍賣公司由于其對市場的了解和有流通渠道而經常成為擔保的首選。在藝術品與銀行結合過程中,鑒定、估值和變現(退出)是關鍵環節,藝術品的專業化門檻、市場的不規范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等使得很多銀行對藝術品保證貸款持謹慎和觀望態度。
最近幾年,在全球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下,低利率、藝術品市場繁榮、法律等環境因素刺激了藝術品保證貸款在美國的擴張。越來越多的高凈值客戶將他們的藏品視作低利率環境下資金的來源,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等大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的藝術品貸款均有較好的增長。
二、藝術品股權投資
藝術品是一種自由、個性、非標準化的精神產品。藝術品的異質性和稀缺性使藝術品價格呈現出多變性特點,藝術品價格的波動較大。宏觀經濟、財富收入、貨幣存量、市場趨勢等都可能影響到藝術品價格。這些特點使藝術品的價格漲跌呈現出某些規律性而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在流動性過剩、資產荒的情況下,富有人群資產配置的選擇是解釋藝術精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藝術品投資的邏輯應該建立在專業判斷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投資、時間投資和空間投資的結合。藝術品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不確定特點,股權投資模式更為契合其特點。
不少歐美著名銀行本身都有較為完整的收藏體系,銀行自己會大量收藏、投資和交易藝術品,非常重視藝術品對企業多方面的價值和功用。不少銀行藝術品金融的理念正在由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轉向為銀行多樣化經營的利潤來源。
在中國,商業銀行通過理財資金參與股權投資較為普遍,或者私人銀行客戶購買私募或者信托的藝術品私募股權基金,但是這采取的是間接繞道模式,較少銀行直接進入藝術品市場直接購買藝術品。如果商業銀行直接進行股權投資,就與《商業銀行法》第43條“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的條款發生了直接沖突。
伴隨著金融的混業和綜合經營的快速推進,一些銀行深入分析和把控文化藝術品項目的風險收益和波動特點,開始嘗試投貸聯動的模式,與企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突破了傳統商業銀行債權融資利差式收益模式的局限。
三、幾點思考
健康規范的市場是文化藝術品與金融對接并發展的基礎
藝術品市場不規范,信用環境不盡如人意,法律法規等存在很多空白點,一方面給創新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另外一方面也加劇了市場的風險,打擊了人們進入藝術品市場的信心。規范的藝術品市場應該以收藏為主,投資收藏藝術品的出發點是對藝術品的喜歡和熱愛,而不是出于投機目的。藝術品市場有投機資金很正常,它們承擔風險,同時是市場的潤滑劑,但是投機資金不應該成為市場的主流。
銀行債權和股權融資特征存在較大差異
債權融資與股權投資分屬于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客戶訴求和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銀行資產的風險程度。商業銀行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儲戶,客戶更看中安全性而不是高收益,因此商業銀行的經營穩健非常重要。在直接融資的資本市場,客戶根據自己對收益的要求程度和風險的承受能力選擇資產,客戶希望能夠追求更高的收益,同時也能夠承受更高的風險。
商業銀行在放貸過程中,關注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和現金流,追求貸款的100%安全收回。而股權投資看中的是投資標的未來的成長性,講究的是概率,追求收益總體覆蓋風險,可以出現一定比率的投資損失。不少商業銀行目前并還不具備直接投資的能力。
商業銀行需要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進行特色化經營
目前,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業務由過去的借道完成進入到試點階段。無論是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是城商行和農商行,有不少銀行對銀行投行化和投貸聯動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銀行的股權投資需要有新的模式,成立單獨的投資機構、與外部投資機構合作、加入產業投資基金模式等都是可以的選擇。跑馬占地式的擴張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時,中小銀行應該主要是立足本地主戰場的資源稟賦與客戶基礎,將貸款業務精細化、特色化、專業化分層精耕細作,打造能夠體現比較優勢的拳頭產品。股權投資只是商業銀行業務多樣化的一個小分支,而債權貸款是銀行的長項、主業和優勢所在。
銀行的股權投資需要控制風險
從某種角度上說,文化藝術品行業與高科技行業具有相似的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即企業輕資產、知識產權或藝術品是其最有價值的資產,未來價格波動較大。在目前國內知識產權或藝術品流動存在問題的背景下,知識產權和藝術品一樣面臨是質押融資評估難、登記難、處置難的問題。
雖然藝術品直接投資在歐美商業銀行已經有多年運營,但是,國內還處于萌芽狀態。投貸聯動的風險高于債權融資,銀行必須對所投比重與杠桿進行控制和約束,進行風險隔離,防止風險傳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