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叫座不叫好”的影視作品頻現、甚至出現觀眾“邊追邊罵,邊看邊吐”的奇特景象,好劇本荒導致行業對“IP”的盲目追捧……在中國影視行業規模爆發式擴張的當下,影視作品的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一些藝術水準不高的作品雖然憑借話題、明星等商業元素獲得一時的輿論關注和經濟利益,卻消耗著整個社會對影視行業的信心。當狂熱降溫,泡沫褪去,受眾的不滿逐漸浮出水面,首當其沖的便是作為“一劇之本”的創作群體——編劇。
編劇原創力滑坡,已成為制約整個產業發展繁榮的瓶頸。中國的編劇隊伍究竟怎么了?為此,記者采訪了多位從業人員,從稚嫩到資深,從業內大腕到業外評論家,通過不同的角度一探這一行業的究竟。
隊伍:魚龍混雜,各自為戰
23歲的小江自稱自由職業者,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寫劇本。在影視圈,這樣的年輕人很多,最終能在作品放映播出時獲得署名的卻寥寥無幾。“相對于數以萬計的‘小編劇’,現在編劇圈真正有署名資格的大編劇還是少數。他們往往負責攢局,具體的寫作可能還得靠‘下面的人’。然而,他們的收入卻是我們不能比的。”小江一席話,掀開了編劇行業規則的冰山一角。
“除了少數知名編劇,大部分年輕編劇的工作都帶有打工性質。他們作為團隊成員貢獻智慧力量,以求脫穎而出,但很多權益得不到保障。”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告訴記者。
這一現象和十多年來影視業的急劇變化密不可分。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名譽副會長趙葆華介紹,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北影、上影、長影等大型電影制片廠都設有文學部,統一研究策劃選題,定點定向組織編劇深入生活、展開創作。但新世紀以來,大多數制片廠的文學部被解散,眾多編劇被推向社會,協同作戰的“正規部隊”變成了各自為戰的“散兵游勇”。與此同時,傳統影視行業的規模逐年擴張,網絡劇、網絡大電影等新興網絡文藝樣式也迅速成長起來,市場對編劇的需求愈加旺盛,專業編劇的數量卻難以在短期內實現飛躍式增長,再加上編劇行業的準入門檻較低,致使大量外行涌入,導致了今天編劇隊伍良莠不齊的格局。
“當前編劇群體的一大特征就是‘雜’,不同群體的訴求可能截然不同。”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秘書長汪海林說,很多剛入行的業余編劇急于求成,心態浮躁,往往為了爭取機會而甘愿淪為廉價勞動力。罔顧權益的后果,就是編劇被拖欠稿酬,著作權、署名權被侵犯的現象時有發生,行業地位每況愈下。
編劇界的后進者出頭不易,并不代表前輩們的日子就過得滋潤。近年來,知名編劇奮起維權的事件也屢見不鮮。比如,面對觀眾對電視劇《楚漢傳奇》劇情拖沓、臺詞雷人的爭議,該劇編劇汪海林曾在網絡上張貼劇本,厘清責任,稱由于拍攝過程中劇組隨意修改劇本,才導致大量漏洞出現。電視劇《美麗的契約》的主演宋丹丹與編劇宋方金關于“是拍戲還是拍劇本”的爭論,也讓大牌演員自帶編劇、誰腕大就聽誰的等行業潛規則曝光。
創作:脫離生活,市場先行
在整個影視行業都陷入劇烈變革的時代,編劇界無論“老少”都面臨嚴峻考驗。生活積累豐富、年齡稍長的編劇多采取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對現代影視創作的新技巧和新思路缺乏了解;相比之下,年輕編劇更熟悉工業化生產流程,主要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創作,但卻缺乏生活的閱歷和思想的積淀。“編劇隊伍松散,缺乏整合力量、協調力量、引領力量,導致劇本數量雖多,可真正能夠適應現代化生產方式的藝術精品卻少之又少。”饒曙光說,“這其實是一個結構性矛盾。影視創作如何在保障藝術水準的基礎上,從小作坊勞動演變成現代團隊協作,是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
“現在的劇本創作絕大多數是根據市場需求策劃的‘命題作文’。委托制作的片方往往以商業利益優先為原則,要求編劇為演員加戲、加入新角色、植入廣告、為節約成本修改特定場景等。為了滿足這些訴求,劇本往往被改得亂七八糟,藝術質量難以保證。”趙葆華說,由于缺乏資金以及相應的投拍機制,能堅持寫自己想寫的內容,以適應時代呼聲、人民需求為己任的原創編劇可謂鳳毛麟角。而且,這些堅持藝術探索、有職業道德的編劇在業界被邊緣化了,成了很多人眼里跟不上時代的“守舊派”。
“守舊派”顯得不合時宜,那么所謂的“新潮派”又是什么樣呢?曾寫出《婚姻保衛戰》《別了,溫哥華》等熱播劇的編劇高璇向記者講述了一位青年編劇以成功者的身份向同行“開班授課”的情景:“他說現在寫劇本一定要有‘網感’。比如,每一集里邊得有三個點,即鬧點、槽點和雷點。觀眾看戲是找樂子,劇情得鬧一點,又不宜太密集;同時,雷點也是必需的,因為這能給觀眾帶來智商上的優越感;槽點的作用更重要,存在一些故意疏漏的環節,可以讓觀眾挑錯,形成爭論,擴大影響。”如此投機取巧的“創作課”,讓高璇直呼“崩潰”。“在用刻意做作的方式將‘瑪麗蘇’‘傻白甜’以及雷人槽點等膚淺套路硬性植入影視創作之中時,編劇應堅守的真正‘大道’卻被忽略了。對我來說,人物豐滿、情節流暢、內涵深刻才是一部作品成功的標準,絕不因時代發展、平臺改變而改變。為了追求所謂‘網感’而放棄生活的質感,無異于舍本逐末。”高璇說。
對策:整合力量,回歸現實
近年來,蜂擁而至的熱錢炙烤著影視產業,使從業者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焦慮浮躁。制作機構和創作者為了爭取利益最大化,不顧藝術生產規律,肆意加快創作生產速度,快寫、快拍、快播的現象時有發生。本該深入生活、汲取創作養分的編劇,有的因為缺乏深入生活的物質條件下不去,有的有條件卻因怕吃苦而不愿下去。大部分人關在房間里,吹著空調、喝著咖啡搞創作,要么模仿跟風、直接扒好萊塢經典類型片的結構或橋段,要么靠網上的信息或自己的想象胡編亂造,要么直接對現成的“IP”進行改編。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文衛華指出,在這種潮流之下,很多影視創作蒼白空洞,缺乏生活質感和專業水準,往往呈現出一種輕飄飄、軟綿綿的無力之感。一方面,玄幻、古裝、年代題材成為創作熱點,擠占了現實題材的空間。另一方面,一些打著現實題材旗號的作品,也缺乏現實主義精神的觀照,使劇情懸浮于生活之上,與人民的情感和希冀漸行漸遠。觀眾對這種無法給現實生活帶來思考或啟迪的“偽現實”“沒生活”越來越不買賬。今年暑假,《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微微一笑很傾城》《幻城》《青云志》等“IP”改編的影視作品票房收視以及口碑雙雙走低,就是例證。趙葆華對此也心有戚戚。他說:“生活是根,‘IP’是枝。事實證明,在‘IP’里找創作靈感,是緣木求魚。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終將被觀眾和市場拋棄,唯有擁抱生活,在現實中發現創作靈感,才是劇本創作的正道。”
編劇不應在商業邏輯的蠱惑下隨波逐流,放棄應有的藝術堅守。但無論是從業者還是評論家都明白,編劇在當下的影視產業鏈條上,尚屬弱勢群體,很多時候身不由己。因此,要加強編劇隊伍的建設,不能光靠編劇自己提高認知能力、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還要靠整個行業乃至社會的扶持幫助。對此,饒曙光提出,應盡快建立一個由政府支持、公司經營、社會參與的社會機構,從整體上推動編劇隊伍的發現、培訓、扶持、孵化工作。趙葆華則認為,我們一方面可以打造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以加強創作與生產的對接、編劇與制片方的對接;另一方面,還要為編劇創造更多思想充電、藝術充電、生活充電的培訓交流機會。
歸根到底,這些舉措的目的,都是讓真正的編劇獲得應有的尊重。“無論是通過立法、行政手段來保障編劇的權利、提高編劇的地位,還是通過社會組織來為編劇的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和提升空間,都是為了讓編劇的勞動能得到肯定,價值得到體現。因為只有讓踏實寫戲、深入生活之人獲得應有的回報,才是戒驕戒躁、正本清源的正途。”饒曙光說。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