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互聯網生態?
“我們經營的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圈,一個很大、很長、很累人也很激動人心的圈,通俗的說法,把它叫做產業鏈,更形象的說法,應該稱它為‘企業生態圈’。
如果定義生命能夠生存的溫度范圍,是介于攝氏零下100度到攝氏100度之間,恒星周圍環境溫度在這個范圍的區域稱為生命能夠存活的生態圈。“我們經營的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圈,一個很大、很長、很累人也很激動人心的圈,通俗的說法,把它叫做產業鏈,更形象的說法,應該稱它為‘企業生態圈’。好似奧林匹克標志,大圈里面有小圈,原料圈、資本圈、制造圈、市場圈、品牌圈,五環閉合首尾循環,形成一個完整的‘企業生態圈’。”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互聯網生態到底是什么?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以電腦和互聯網為基礎引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移動互聯網正將這場信息革命帶到了新的高潮。今天,中國已經有超過半數的人群能夠上網,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擁有一臺甚至多臺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可以觸及的網絡,必然改變人們吃穿住行,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創業者,你無需去臆想新需求。需求來源于你對生活的理解。所有的不滿、抱怨都是你的機會。人類的需求的變化是非常緩慢的。改變的通常是滿足需求的方式。技術推動產業變革,根本原因在于老的需求滿足方式過時了。去解決你最熟悉的群體遇到的問題,這就可以成為一次靠譜的創業的起點。
先上網搜索“互聯網”,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發展、互聯網創業、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農業、互聯網科技......一大波互聯網生物迎面而來。
再上網搜索“生態”,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各種生態名詞,生態學、生態位、生態圈、生態食品、生態環境、生態文明、生態倫理、生態入侵、生態因子、生態道德標準、生態農業、生態農場、生態餐廳、生態園區、生態系統......
單單拎出這兩個詞,就霸占網絡的大半邊天,但把它們組合起來好像還沒有被提及,“互聯網+生態”,我們并不陌生的兩個詞,又是我們并不了解的一個詞。
當今社會,是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型時代,傳統產業面臨著轉型、創新的關鍵關卡,如何運用好互聯網這股大風,事關企業未來的前途走向。應運而生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政務”等等模式,無一不是乘著互聯網這股勁風,而飛起來的。這些可能都是夠得到摸得著的:金融,高大上的代名詞,“互聯網+金融”簡單來說金融交易的頻繁程度就是反映一個地區、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繁榮能力的重要指標;農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觀光農業、科技農業等名詞展現農業發展新常態,政策和資金支持,讓“互聯網+農業”迅速騰飛;醫療,“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醫療信息化的進一步推進,將會把醫療推向一個新高度;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在互聯網的帶動下,教育的受眾將波及到更多地區;政務,網上辦公已不是新鮮詞,互聯網的發達把更多的民意信息匯集到網上,讓各方信息得到高效整合。
這些模式都是一些已經被實施的,而提到“互聯網+生態”,這是一個什么模式?好像還沒有確切定義。
“互聯網+生態”在當今時代,一定有其獨特的生存空間,簡單來說,它會汲取互聯網的優勢,整合來自互聯網各方的強大信息資源,并利用互聯網的尖端科技,改善單一的只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生態發展道路,把生態發展打造成從網上到線下再到網上的良性循環,把生態發展提升到新的發展軌道上。“生態”,這個好像是彌漫在空氣中的詞,如果搬上互聯網會有什么反響,會產生什么效果,會涉及到哪些領域。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干淨的水、新鮮的空氣、潔淨的食品、優美宜居的環境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可以說是真正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如何利用互聯網來讓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真正惠及每個人的生活呢?
有人說與“生態”有關的都是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從互聯網上怎么可能讓“生態”像其他領域一樣得到迅速發展。這正是“互聯網+生態”要解決的問題,如今在網絡遍布各個領域的時代,企業都在試圖從線下轉到線上,人們日常的聊天都從面對面搬到了網上,不能說生態發展不會借助于互聯網進行革新發展。
“互聯網+生態”將是一個改善生態發展各方面的突破路線,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挑戰,利用互聯網會找到更多更真實的生態發展中的問題,只有找到問題、發現問題,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只有匯集不同的聲音才會讓生態發展步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程式。單個人、單個機構的力量畢竟勢單力薄,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這里再適合不過了。
“互聯網+生態”讓環保信用成為企業的指揮棒,環境違法信息將入誠信檔案,信譽差企業或被市場淘汰,這些信息說明國家正在利用互聯網建立誠信體系,而應對生態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聯合企業建立誠信體系,讓互聯網發揮其信息傳播迅速的功能,讓互聯網用戶充分利用其作為監督者的身份,共同為打造更優質的生態環境盡到各自的義務。
既然好多行業都在試圖轉變傳統生存方式,生態方面同樣也可以轉變思維,加上互聯網思維,生態遲早會得到一個大發展,而且網絡是個開放的環境,拿生態方面涉及的污染問題為例子來看,單單靠環保部門去發現查處,畢竟方式單薄,如果是利用互聯網的開放、互容、信息來源廣的特點,相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生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人來參與,才會觸及到重點。
“互聯網+”加速了信息在互聯網上的流動,從整個社會到每個個人,對互聯網的依賴都越來越強,幾乎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搬到互聯網上,生態對于每個人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互聯網+生態”會有發展的空間么?這是個值得各方探討的問題。
來源:互聯網生態 作者:喻曉馬,程宇寧,喻衛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