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舉行專題發布會,介紹《關于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有關情況。這也是繼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等36個部門聯合簽署了《關于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新推動舉措,意在以信用手段加大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行為的聯合懲戒。
這份《備忘錄》將給貨運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哪些行為將被記名?如何實施懲罰?能不能申訴?
10種行為將被記名
1、貨運車輛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
2、貨運車輛駕駛人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
3、道路運輸企業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被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業整頓的;
4、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擅自改裝機動車,情節嚴重,被吊銷經營許可的;
5、指使、強令車輛駕駛人超限運輸貨物,被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處以2萬元以上罰款,或者1年內被給予3次以上行政處罰的;
6、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超限運輸行政許可,或者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
7、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駕駛人、源頭單位、大件運輸企業無正當理由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8、因堵塞交通、強行沖卡、暴力抗法、破壞相關設施設備,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的;
9、因違法超限超載造成重大責任事故且負同等責任以上的;
10、暴力抗法致人死亡或傷害的。
3大類26種懲戒措施1限制或禁止失信當事人的市場準入、行政許可
包括:嚴格道路運輸市場準入、限制企業經營的審慎性參考、依法限制取得生產許可、參與政府采購活動、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依法限制參與工程等招投標、限制取得安全生產許可、供新增項目核準時審慎性參考。
2對失信當事人加強日常監管,限制融資和消費
包括:加強貨車生產和改裝監管、加強重點貨源單位監管、在重要路段和節點加強對失信當事人的監管、駕駛證審驗換發時參考、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供保險費率厘定時審慎性參考、供金融機構融資授信時審慎性參考、從嚴審核企業債券發行、限制部分高消費行為(包括限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G字頭動車組列車、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座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新聞網站向社會公布。
3限制失信當事人享受優惠政策、評優表彰和相關任職
包括:依法依規限制獲取政府補貼性資金和社會保障資金支持、限制失信當事人享受優惠性政策的審慎性參考、供納稅信用管理時審慎性參考、限制失信當事人成為海關認定企業、禁止參評文明單位、道德模范、限制在事業單位的相關任職、限制在生產經營單位的相關任職。
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和社會組織在獲得榮譽、從業任職資格、資質審核等方面將失信當事人的失信狀況作為審慎性參考依據。
可申訴,但信息將保留
值得關注的是“信用修復機制”在此番發布制度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
具體流程如下:
如果當事人認為懲戒信息有誤,可通過“信用交通”網站和我們相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反映,主管部門將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核查,如果信息確實有誤,將及時更正并且同步撤銷,不納入“黑名單”里;
如失信當事人糾正了失信行為,并且消除了不良影響,將不再被作為聯合懲戒對象,參與懲戒的有關部門也會立即終止對其懲戒。同時,失信的信息在交通運輸部網站保留2年,2年之后相關信息將被撤下,并在后臺予以保存。
“信用治超”后運價會漲么?
此番36個部門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進行聯合懲戒,勢必又將使貨運市場為之一振,那么從長遠角度來看,此《備忘錄》的簽署,又將給貨運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1、凈化貨運物流市場秩序。
物流如今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但其中仍舊存在主體眾多,經營分散,競爭激烈,導致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非法改裝等現象屢禁不止,企業運營不規范,誠信體系缺失等問題。實施聯合懲戒,使相應的責任主體受到處罰,增加了違法主體的違法成本,有利于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2、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由于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車型結構非常多,標準化程度低,與其他載運工具、運輸站場、標準化托管等標準缺乏銜接,制約了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方式的發展,降低了物流整體效率。實施聯合懲戒,有利于遏制車輛的非法改裝行為,促進先進物流模式和物流裝備的推廣應用,強化物流各環節、各要素的銜接匹配。
3、提升道路運輸安全生產水平。
貨運車輛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給道路運輸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對相關的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能夠有效打擊貨運經營者的超限超載和非法改裝行為,進一步強化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著力提升貨運車輛安全標準水平,保障道路運輸安全。
4、運價或會上調。
新GB1589法規頒布以來,治超新政導致單車的裝載量下降,相應的會增加物流成本,盡管運價受多方面影響,但新政之后運價已隨之有所上調。此番《備忘錄》發布,從業者對超載行為將更加審慎,物流成本會有所上升。
而作為運輸企業而言,一方面,要通過運價的合理調整來彌補成本上升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運輸市場競爭激烈,運價調整相對時間上比較滯后,也會倒逼運輸企業通過提高運輸的效率、轉變運營模式、加大技術裝備投入等因素來降低物流成本。
【小編有話】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此番36部門聯合簽署的并非“行政令”、“法規”等命令性文件,而是以“備忘錄”這一不具備法律效應的形式。然而,該事件的意義依舊十分重大:
首先,該《備忘錄》強調了政府的治超決心,把過去少數幾個部門的事情變成36個部門共同任務,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其次,通過備忘錄的形式將具體措施公布,意在提前給行業一個信號、一個緩沖期,避免因政策的突然性導致省會經濟秩序受到影響。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