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成立于2012年;2015年,平臺交易總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電商平臺。2016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以10億美元的總價對其控股。Lazada也成為了“獨角獸俱樂部”中的一員。
一、東南亞電商市場現狀與機遇
東南亞市場規模共有6億人口,相當于美國人口的兩倍,追隨著中國以及美國的腳步,東南亞也進入了電子商務黃金時代。
目前東南亞電商市場仍是一片藍海。
移動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加速了網絡購物的發展,移動購物也由此成為關鍵線上渠道;消費人群年輕化,年輕人作為網絡購物的主體受眾有著很高的占比;區域內大部分國家駛入經濟發展快車道,中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以上三大因素造就當地電商市場特色機會。
在東南亞各國中,印尼市場最大,其次是泰國,不過泰國的購買力更強。
盡管目前線上購物規模僅占東南亞零售營業額1%,然而未來四五年將以兩位數的爆炸性速度成長。因此不管是當地、區域還是全球的電子商務競爭者,都加入了這個市場。目前東南亞電商市場資本層面日趨活躍,幾大本地電商企業陸續獲得巨頭入資。
二、用時4年,Lazada崛起東南亞
Lazada成立于2012年3月,目前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國的網購愛好者,在中國香港、韓國、英國和俄羅斯也設有辦事處。
2012年:起步
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用戶習慣等社會經濟因素,造成東南亞在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面臨物流和支付兩大痛點。
為此,Lazada通過創新支付模式,以貨到付款突破支付障礙;重塑物流模式,建立快遞自營配送兩大手段破局。
1.創新支付模式:貨到付款突破支付障礙
和中國電子商務萌芽階段面臨的困難一樣,用戶在支付上面臨工具和信任難題。不過和中國設立“支付寶”等類似支付工具不同,考慮到當地人的用戶習慣和用戶心理,Lazada通過主流的COD方式,即貨到付款突破支付障礙,打開了市場局面。
2.重塑物流模式:建立快遞自營配送
除了支付,另一個難題在于交付。東南亞市場的基礎設施相對欠缺,物流十分落后,一方面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客觀制約,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所致。不同于發達國家已經非常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和快遞業,東南亞電商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商品安全,迅速的交給消費者。Lazada采用建立快遞自營配送的方式,重塑物流模式,在物流方面實現突破。
3.設立雙12購物狂歡節
2012年天貓雙11開始走向國際,受此啟發Lazada設立雙12購物狂歡節。該時間點距離圣誕、元旦較為接近,一經推出飽受當地消費者關注與好評。
2013年:3P平臺模式
主推marketplace模式,自營轉平臺。
起初,Lazada是一家自營模式的電商(所銷售的商品只從本公司倉庫出貨),2013年秋季開始轉型為開放平臺(效仿亞馬遜,專注于為小商家和零售商打造銷售平臺,并完善下單和配送流程),由第三方小商家供貨。
2014年:優化服務
為提升客戶體驗,Lazada為賣家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
2015年:涉足跨境電商,開拓東南亞市場
亞馬遜直到2015年才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而日本電商巨頭Rakuten尚未完全進入,其他西方電子商務企業都在忙著開發其他市場。而Lazada克服重重困難,快速布局,迅速打入了東南亞市場。其物流方面的優勢:郵政的價格、快遞的速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5年:布局電子支付
在東南亞,信用卡普及率非常低,有的國家超過70%的人沒有銀行賬戶、有信用卡的人更是不到5%。此外東南亞地區貨幣種類很多,且各個地區沒有一個便捷的幣種兌換和結算渠道。基于這樣的背景,以及移動電商的興起帶動的對支付手段需求,Lazada推出了一系列支付解決方案, VISA、MasterCard、Paypal。
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
2016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10億美元的總價控股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
針對此次控股Lazada,阿里巴巴執行董事邁克·埃文斯認為其有利于阿里巴巴在東南亞的發展。邁克·埃文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過控股Lazada,阿里巴巴獲得了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國外用戶群和可靠的管理團隊,這將為阿里巴巴在這一全球最具潛力電商區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實除上述因素外,Lazada在東南亞獨特的物流優勢和布局,也是促使阿里巴巴巨資控股的原因之一。
愿景:成為一站式平臺和全球購物平臺
目前Lazada已經有55000家入駐商家,現在這些小商家占整個網站銷售額的70%以上。如今他們的商品類別已經擴大,包括圖書、家用電器、兒童用品等,穩居東南亞市場電商第一的地位。
然而其目標遠不止于此,借助獨特區位,依托物流與支付方面的優勢,Lazada覆蓋東南亞周邊地區乃至影響全球的一站式購物平臺。
三、東南亞物流面臨的挑戰
在東南亞,由于基礎設施落后,地理布局復雜,物流網絡分散,法律法規復雜,支付方式繁多、多以貨到付款等原因,給物流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嚴重制約了當地電商的發展。
針對這些市場痛點,Lazada制定了針對性的物流解決方案。可概括為“小菜鳥”+“小圓通”模式。包括多措并舉構建全球配送網絡;自營團隊把控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分揀隔斷;構建倉儲網絡;構建支付匯款合作伙伴。
Lazada在這些第三方物流上扮演的角色很像菜鳥,它負責用技術規劃出最優的路由分揀,在不同區域選出最優線路,讓貨離買家更近,降低成本。
由于東南亞存在的的政治差異、千島之國的地理環境以及碎片化的需求,要求企業具有極強的執行力以保障用戶體驗,為此Lazada自建快遞。同時為更靠近客戶需求點,提高配送質量,Lazada在東南亞不同區域內倉儲中心,打造倉儲網絡。
為了拓展市場,Lazada推出了物流方面的相關支撐產品與服務。其中跨境物流產品“全球運”具有一定的特色優勢。
然而在物流方面,Lazada想做的遠不僅如此。其物流愿景是建立東南亞領先物流服務平臺,構建生態體系。
船小好調頭,過去幾年Lazada通過不斷轉型、快速迭代,成為東南亞成功的電商企業。如今獲得了阿里注資,背靠阿里資源,Lazada未來走向如何,我們可以見證期待下。
今天的東南亞電商市場,就像當年的中國,雖然有瓶頸,有困難,但是處處孕育著商機。如何發掘把控是當地人也是中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來源:物流指聞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