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我國互聯網企業卻仿佛一騎絕塵在經濟新常態中脫穎而出。日前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我國2.4萬億元的信息通信業收入中,互聯網企業收入約為1.24億元,占比首次超過50%,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與此同時,2016年,我國網民數突破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8%。
2017年,“自帶小宇宙”的我國互聯網企業,在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助推下,可望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不斷催生出新的技術產品、新的業務形態以及新的商業模式。
——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加深。1月6日,江蘇衛視播出的第四季《最強大腦》節目中,百度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度”在人臉識別中,以3∶2戰勝人類最強大腦的代表王峰。目前,該人臉識別技術已落地百度,該公司有30個左右的閘機使用的正是人臉識別系統。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走在了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前列,它與谷歌、Facebook和IBM被稱為人工智能的“四巨頭”。2016年11月22日,百度語音開放平臺宣布將情感合成、遠場方案、喚醒二期技術和長語音方案四項具有革命性的語音技術,免費開放給用戶和開發者共享,這些技術的應用將徹底改變人機交互模式。國內其他互聯網公司也不甘落后,搜狗推出了語音交互引擎,網易則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客服行業。可以預見2017年,人工智能將滲透到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
——互聯網生態圈發揮更大作用。在我國上市互聯網公司中,騰訊和阿里巴巴市值合計占比接近六成,它們憑借鏈接和平臺等構成的生態圈,與合作伙伴共同發展。2016年9月騰訊公布的五年開放成果顯示:騰訊成就了30家上市公司,注冊創業者超過600萬,實現合作伙伴總收益達160億元。2017年,騰訊的目標是打造技術和應用的底層基礎,能夠讓生態中所有的合作伙伴、所有的傳統企業、所有的政府部門基于這樣非常良好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提升效率。2017年1月,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 2016年,因為其電商等平臺產生消費增量而帶動的上游生產制造與批發增量、物流增量等所產生的稅收貢獻初步估計超過了2000億元。作為開放平臺,阿里巴巴構建的由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合作伙伴等組成的商業生態圈,在2017年將繼續擴展。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2016財年電商交易額(GMV)突破3萬億元,超越沃爾瑪。按照目前增速預測,2017財年阿里巴巴GMV有望沖擊“全球前20大經濟體”。
——產業融合帶動新實體經濟發展。1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欲私有化中國領先的百貨連鎖企業銀泰商業。這被認為是阿里巴巴集團欲借其龐大的消費者群體、豐富的大數據及技術幫助實體零售業轉型的戰略意圖。而對標阿里巴巴的京東,2016年已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目前我國手機網民數已達6.73億,在上網人數中占比高達94%。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讓電商企業能夠與實體零售商攜手整合在線以及線下的消費者數據,優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將在培育壯大新動能、提振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經濟迸發蘊含潛力。每年春運都是中國人口的一次大遷移,現有的常規交通運力無法承擔春運壓力之重。1月11日,分享經濟領域的帶頭企業、最大的“獨角獸”滴滴,發起了“空座共享計劃”,號召全國私家車主在春節回家時分享車子的空座。預計2017年春運期間跨城順風車將運送乘客840萬人次,接近南航2017年春運期間國內旅客量,相當于春運期間全國高鐵客運量的11.8%。2016年,滴滴跨城順風車第一次參加春運,春運期間運送乘客190萬人次,覆蓋31個省(區、市)。滴滴順風車未來十年愿景是希望春節跨城回家的私家車的空座共享率可以達到50%。目前在房屋分享領域,有小豬、途家等企業,在生產能力分享領域,有WiFi萬能鑰匙、阿里巴巴淘工廠等企業。隨著智能終端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加速,供需雙方的溝通將更加便捷和精準,個體資源隨時、隨地的聚集可能性加大,2017年分享經濟有望獲得強勁增長。
——互聯網企業加快出海步伐。“世界向東,我們向西”,2016年10月,樂視踐行了其當年春晚廣告的這個主題,宣布正式落地美國,發布了電視、手機等五類智能終端以及開放內容生態戰略。 2016年12月30日傳來的信息表明,阿里巴巴將在孟買設立其在印度的首個辦公室。此前阿里巴巴已聯合富士康和軟銀投資印度的電商企業Snapdeal。從過去投資國外當地互聯網企業到實際落地表明,我國互聯網企業正在迸發出活力和創新激情,不斷提升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成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的領頭羊。
2017年,雖然我國互聯網用戶的數量會進入平穩增長期,但是互聯網引領的信息技術革命,必將作為繼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后第三次重要的生產力革命,加快向經濟社會的領域滲透,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推動我國經濟的提質增效及升級。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 作者:朱筠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