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人們看病時不再去醫院而是面對著手機,當外科醫生佩戴著谷歌眼鏡進入手術室,當遠程手術成為現實……這些場景都是傳統醫療與互聯網碰撞出的火花。
不過,互聯網醫療是否真如想象的那樣美好?近日,由貴州省發改委、貴州省衛計委、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互聯網醫療高峰論壇在貴陽舉辦,眾多醫藥領域產學研界代表圍繞著互聯網醫療展開了深入探討。
醫院積極“觸網”
“一個基層患者到省城大醫院看病,光交通、住宿就要花費數千元。如果去北京看病,一個專家號有時要300元,在號販子手里甚至會高達4000元。”談及基層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康正茂十分感慨。
互聯網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一方面,借助互聯網,大醫院正在加快實現醫療優勢的資源共享。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姚叔坤介紹,作為我國較早開展遠程醫療探索的大型三甲醫院,目前中日友好醫院已與國內23個省市的2000余家醫療機構實現了遠程醫療信息對接,其中70%以上是縣以下基層和邊遠地區的醫療機構。“借助現代通信技術,遠距離患者獲得醫學幫助,方便了很多。”姚叔坤強調。
另一方面,基層醫院也在積極“觸網”,加快補齊短板。2015年,改制后的貴陽六院立足原有醫療資源、服務,通過網絡平臺簽約高水平醫療專家,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診療。前不久,3位患者家屬向醫院提出到北京看病的想法,貴陽六院通過網絡平臺約到北京知名專家一起會診,患者不用再跑路、節約了看病成本。“通過這次會診,我們的基層醫生也上了一堂生動的培訓課,受益匪淺。”康正茂說。
如今,“互聯網+”大潮風起云涌,各地“觸網入云”的醫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貴州省衛計委主任龔仲明說,貴州省優質醫療資源相對貧乏,城鄉醫療服務差異較大。近年來,貴州一直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目前公立醫院已基本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每天約有100例病人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實現就診。
不知不覺中,互聯網醫療正在悄然改變傳統的就醫模式,使尋醫問藥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不過,互聯網醫療只是輔助醫生看病的便捷、高效手段,永遠不能替代醫生和患者之間面對面的診療。”姚叔坤強調。
在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津看來,有些小病看看遠程的影像資料就能確診,例如脊髓炎等已在康復期的疾病,此時病人四處奔波反而影響康復,這些可借助遠程醫療專家會診。但是,有些疾病僅僅依賴互聯網醫療無法完全解決。一些專家也表示,新患者首診時,很難通過網絡傳來的簡單情況和圖片給出準確的治療意見。
分級診療更方便
“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這是很多人在一些三甲醫院就醫時經常遭遇的情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的尷尬現實。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這是我國醫改一直面臨的頑疾。要緩解這一矛盾,必須加快實施分級診療,然而這一美好愿景推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互聯網醫療或是推進分級診療的一個機會,也是當前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的有力手段。”國家衛計委醫管中心處長趙婧稱。
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丁文惠看來,網絡會診雖不能完全代替面對面的診療,但具有突出的優勢。“一些基層醫院把握不準的疑難病例,可以通過互聯網讓高水平專家遠程會診。在移動端,會診專家的時間也更靈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霍勇說。
這樣的設想如今在39互聯網醫院已變為現實。今年7月,39互聯網醫院接到一例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疑難重癥患者的緊急會診需求。患者是一個剛出生4天的新生兒,基層醫院診斷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合并新生兒肺炎。患者家屬非常希望得到權威專家的治療建議,首診醫生也擔心目前的治療和診斷上有瑕疵。借助39互聯網醫院,河南省內知名醫院的專家進行了遠程會診,肯定了首診醫生的治療方案,最后患兒病情穩步好轉。
“從39互聯網醫院目前運行的情況看,通過平臺遠程會診,80%的患者不需出省治療,就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39互聯網醫院經理龐成林說。
不過,借助遠程醫療把患者留在基層,會不會搶了大醫院的“飯碗”?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謝尚奎表示,基層醫院主要看常見病、基本病、多發病,一些疑難重癥和復雜疾病還是主要依賴大醫院,這也正是分級診療的目的。
深層問題待破解
互聯網醫療發展得如火如荼,不過仍然存在不少深層次的問題亟待破解。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孫國強認為,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必須過好數字化這關。他說,患者的基本病情報告、化驗數據以及用藥情況等的信息化,是實現互聯網醫療的根本。沒有建立這個數據基礎,就不能稱之為互聯網醫療。
然而,我國醫療數字化程度并不高。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行業每年的信息化投入規模僅占衛生機構總支出的0.8%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3%至5%的水平,而且由于數據采集交換標準、接口不統一等,各醫院之間很難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醫院信息化滯后容易造成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影響區域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長遠看會阻礙互聯網醫療發展。”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診治中心副主任華偉說。
此外,專家們還建議要加大對互聯網醫療的法律監管。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龔楠說,醫學診療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從醫生的問診到得出最后處方,這是一種特殊民事活動,需要更深入、更專業的法律監管。而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法律法規目前還不健全,比如哪些人能夠從事互聯網醫療、服務標準又是什么等問題仍沒有清晰界定。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