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日,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已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標志著中廣核自主開發建設的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下稱“如東項目”)全場投入商業運行,也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如東項目是我國符合‘雙十’標準(海上風電場原則上應在離岸距離不少于10公里、灘涂寬度超過10公里時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的、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電項目,是中國全場投運的離岸距離最遠、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據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介紹,如東項目距離海岸約25公里,海底高程在-8米至-14.6米之間,他表示,如東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攻克多項世界性難題,其的建成投運,標志著我國掌握了海上風電建設的核心技術,也讓我國成為繼德國、英國等國家后,少數幾個具備海上風電建設核心能力的國家之一。
據了解,如東項目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黃海海域,2015年5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共安裝38臺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5.2萬千瓦,年上網電量可達4億千瓦時。
如東項目克服多項世界性難題為我國海上風電提供重要參考
國家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鼓勵在水深超過10米、離岸10公里以外的海域開發建設海上風電項目。與潮間帶風電相比,海上風電技術難度更大,要求更高,需要克服海上施工、抗海水和鹽霧腐蝕、電纜遠距離鋪設等多個技術難題,有些甚至是世界級的難題。出席發布會的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新能源)副總裁李亦倫表示,作為我國首個“雙十”海上風電項目,如東項目實現了國內外的多項技術創新。
“比如,如東項目建成的亞洲首座海上升壓站,采用陸上模塊化建造、海上整體吊裝的施工方案,不僅減少了海上施工作業時間,而且保證了海上升壓站的產品質量。另外,在如東項目中,鋪設了國內最長的兩根110千伏三芯海底電纜,單根海纜長達28.5公里。而在建設過程中,如東項目創新性地采用了可拆卸式穩樁平臺浮吊吊打沉樁等施工工藝,實現了首個深水區無過渡段單樁、穩樁平臺工藝,成功解決了單樁垂直度需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內的世界難題。”李亦倫表示,中廣核將逐步推廣應用如東海上風電的設計、開發、建設、運維等成功經驗,積極為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做出貢獻。
此外,如東項目風機基礎防護采用砂被護底設計方案,成功解決海上風機基礎沖刷防護的世界性難題。首創采用基礎爬梯、電纜J型管、犧牲陽極板塊等集成式基礎套籠設計方案,套籠在陸上整體制作好之后再到海上一體化安裝,也有效縮短海上作業時間。
黃曉飛表示,作為國家示范項目,如東項目投運后,也將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行業標準制定、上網電價確定等提供重要參考。未來,中廣核將持續提升海上風電建設、運維技術水平,促進海上風電產業鏈成熟、技術標準體系完善,推動我國海上風電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如東項目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4億千瓦時,與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3.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6.7萬噸、灰渣4.9萬噸、煙塵1.3萬噸。中國廣核新能源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如東項目公司法人代表孫擴業表示,如東項目的建設和投運是中廣核作為央企,積極承擔國家責任、社會意識的體現,中廣核將為引領海上風電相關產業鏈發展繼續做出貢獻。
中廣核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達2111萬千瓦
目前,海上風電技術在全球方興未艾。黃曉飛介紹,今年7月22日,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與法國合作方組成的聯合體,在歐洲范圍內首次進行的規模化漂浮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招標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法國大西洋布列塔尼地區的格魯瓦(Groix)項目,成為首家進入漂浮海上風電技術領域的中國企業。漂浮海上風電技術,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該技術可利用的海風資源占全球可利用海風資源的70%以上。
據中廣核新能源董事長陳遂介紹,中廣核2006年進入風電領域,經過十年的穩健發展,現項目已遍布全國27個省區,吊裝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30億千瓦時,并形成了國內與國外、海上與陸上、風力發電與專業化服務全面發展的格局。
陳遂表示,中廣核在新能源領域不斷加快海外拓展,海外裝機容量已達884.3萬千瓦,項目覆蓋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埃及、孟加拉、阿聯酋、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并成為孟加拉國和埃及第一大獨立發電商、馬來西亞第二大獨立發電商,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鋒。
陳遂表示,中廣核已具備每年新增投運200萬千瓦風電的自主開發建設能力,以及較強的太陽能項目建設、運維和技術研發能力。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