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和成本較低等優勢,固體電池正在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各大公司也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固體電池技術研發,以克服現階段也面臨許多技術障礙,比如充電速度慢、電解質和電極物理接觸變差影響使用壽命以及制備工藝復雜等。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研究人員獨辟蹊徑,為解決電解質和電極間接觸問題提供了思路,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布勞恩和Xerion電池公司合作,研究發現通過控制固體電池材料表面的原子排列,可以改善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界面接觸,從而提高固態電池的穩定性。該研究團隊研制了含有鈉和鋰離子且具有特定原子排列的電極,并通過實驗發現鋰基和鈉基固態電池性能與電極界面原子排列順序之間存在相關性,使得接觸表面積變小和控制電極的原子排列是診斷界面不穩定性和改善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固態電池電極材料具有多種多樣的表面原子排列,研究團隊發現了能夠有效提升電池循環壽命、能量密度和功率的排列方式。
來源:科技部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