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腫瘤組織中是否存在細菌并對腫瘤發生發展產生影響一直存在爭議。最近,一項新的研究通過多種手段證實,在幾種常見的人類腫瘤標本中均存在細菌,并具有一定的異質性,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ce雜志,題目為“The human tumor microbiome is composed of tumor type–specific intracellular bacteria”。
首先,研究人員利用腫瘤樣本來檢測細菌存在情況。通過DNA測序、免疫組化和RNA原位雜交的方法檢測發現細菌主要分布在癌細胞和免疫細胞,尤其是它們的細胞質中。為了解決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問題,研究人員對石蠟樣本進行多點取材作為陰性對照。
其次,為了證明腫瘤中細菌能夠存活,研究人員收集了新鮮手術標本,在無菌條件下分離、接種和培養,發現腫瘤組織相對正常組織培養出大量細菌菌落。這些細菌主要屬于變形菌門和厚壁菌門。
最后,研究人員還檢測了這些細菌對腫瘤代謝和腫瘤治療的影響。例如在骨腫瘤中,生產羥脯氨酸的細菌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對于吸煙的肺癌患者,腫瘤中含有更多代謝尼古丁、甲苯和苯酚等物質的細菌。另外,在大部分腫瘤組織中,細菌被發現存在于局部CD45+免疫細胞內,可能對腫瘤免疫微環境起著調節作用。其中,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響應的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腫瘤細胞中梭菌屬檢出量較高,而在無響應患者中陰道加德納氏菌屬常見。
雖然仍有諸多疑問仍未解決,如細菌何時進入腫瘤,通過何種機制影響腫瘤,論文作者認為,細菌應該被歸類為腫瘤生態系統的一員,是腫瘤治療的一個新靶點。
來源:科技部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