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兩大技術難題
王海福1985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1996年獲博士學位后留校工作。三十多年來,他一直都在與“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打交道。
據介紹,武器主要有三項技術性能指標,即射程、精度和威力。而王海福要解決的便是威力問題:“就好比踢足球,不管中后場踢得多好,到前場都是臨門一腳,如果踢不進,那就是不行。”
但大幅度提高武器的威力是世界公認的重大瓶頸性難題。王海福主持的項目正是針對該技術難題。
“我們發明的新型爆炸材料毀傷元,既具有類似金屬的力學強度,又含有與高能炸藥相當的化學能,還具有與惰性材料類似的安全性,可以直接機械加工,只有高速命中目標后才會發生爆炸。”王海福說,以前的惰性金屬毀傷元只能通過純動能毀傷目標,而這種新型材料毀傷元具備動能穿孔和爆炸作用的雙重毀傷能力,威力會成倍性提升。
而對于該研究成果的技術水平和地位,王海福坦言:“近二十年來,如果把我國武裝裝備研制和發展看作是一個從全面跟蹤追趕,到部分并跑甚至有限領跑的過程,那么本項技術發明成果無疑屬于并跑或引領。”
從奇思妙想到技術創新
“活性毀傷元技術”項目使我國在國防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防科技成果,從技術概念的提出,到關鍵技術的突破,再到在各軍兵種武器平臺上的推廣應用,凝聚了王海福及其研究團隊近二十年的心血。
1996年,王海福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后,就開始探索高效毀傷技術的創新思路和新途徑。他敏銳地洞察到了活性毀傷元及其彈藥戰斗部技術這一創新研究方向。然而,這一技術概念當時并不被主流學界所認可,多次申請立項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已經“找好了研究方向”的王海福卻并不氣餒。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王海福首次獲得了某國防領域基金項目的研究立項支持。雖然經費只有十幾萬元,但這項初始研究卻為技術概念和可行性的初步驗證提供了關鍵支持。2006年,王海福在此基礎上獲得了武器裝備某前沿創新計劃的大力支持,為該項研究全面進入技術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提供了可能。
作為2006年度北京理工大學唯一獲批該武器裝備前沿創新計劃項目的負責人,王海福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機會。由于技術創新顯著、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軍事意義重大,2009年研究工作獲批轉入前沿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研究,進一步突破了武器化應用關鍵技術,并最終獲得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不忘初心,為國磨鋒礪刃
從創新想法的產生,到技術驗證和應用,再到技術成果的取得,王海福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而能20年堅守下來,用他自己的話說:“作為一名國防科技工作者,能使研究成果在武器裝備研發中得到應用,特別是對國防科技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為國防增加幾分硬度,既是一種職業的追求,更是一份莫大的欣慰。”
剛剛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時,王海福并不了解火工與煙火技術專業到底是什么,但在日后求學和研究中,他逐漸認識到了兵器學科與技術對國家的重要意義,并開始了對它的堅守,一轉眼就是三十多年。
正是由于這份初心,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王海福才能從容面對,更加潛心研究和技術創新,“因為任何方案、理論、技術甚至經驗,都只有通過科學試驗才能得到充分驗證,也是回答質疑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突破兩大技術難題
王海福1985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1996年獲博士學位后留校工作。三十多年來,他一直都在與“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打交道。
據介紹,武器主要有三項技術性能指標,即射程、精度和威力。而王海福要解決的便是威力問題:“就好比踢足球,不管中后場踢得多好,到前場都是臨門一腳,如果踢不進,那就是不行。”
但大幅度提高武器的威力是世界公認的重大瓶頸性難題。王海福主持的項目正是針對該技術難題。
“我們發明的新型爆炸材料毀傷元,既具有類似金屬的力學強度,又含有與高能炸藥相當的化學能,還具有與惰性材料類似的安全性,可以直接機械加工,只有高速命中目標后才會發生爆炸。”王海福說,以前的惰性金屬毀傷元只能通過純動能毀傷目標,而這種新型材料毀傷元具備動能穿孔和爆炸作用的雙重毀傷能力,威力會成倍性提升。
而對于該研究成果的技術水平和地位,王海福坦言:“近二十年來,如果把我國武裝裝備研制和發展看作是一個從全面跟蹤追趕,到部分并跑甚至有限領跑的過程,那么本項技術發明成果無疑屬于并跑或引領。”
從奇思妙想到技術創新
“活性毀傷元技術”項目使我國在國防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防科技成果,從技術概念的提出,到關鍵技術的突破,再到在各軍兵種武器平臺上的推廣應用,凝聚了王海福及其研究團隊近二十年的心血。
1996年,王海福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后,就開始探索高效毀傷技術的創新思路和新途徑。他敏銳地洞察到了活性毀傷元及其彈藥戰斗部技術這一創新研究方向。然而,這一技術概念當時并不被主流學界所認可,多次申請立項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已經“找好了研究方向”的王海福卻并不氣餒。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王海福首次獲得了某國防領域基金項目的研究立項支持。雖然經費只有十幾萬元,但這項初始研究卻為技術概念和可行性的初步驗證提供了關鍵支持。2006年,王海福在此基礎上獲得了武器裝備某前沿創新計劃的大力支持,為該項研究全面進入技術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提供了可能。
作為2006年度北京理工大學唯一獲批該武器裝備前沿創新計劃項目的負責人,王海福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機會。由于技術創新顯著、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軍事意義重大,2009年研究工作獲批轉入前沿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研究,進一步突破了武器化應用關鍵技術,并最終獲得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不忘初心,為國磨鋒礪刃
從創新想法的產生,到技術驗證和應用,再到技術成果的取得,王海福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而能20年堅守下來,用他自己的話說:“作為一名國防科技工作者,能使研究成果在武器裝備研發中得到應用,特別是對國防科技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為國防增加幾分硬度,既是一種職業的追求,更是一份莫大的欣慰。”
剛剛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時,王海福并不了解火工與煙火技術專業到底是什么,但在日后求學和研究中,他逐漸認識到了兵器學科與技術對國家的重要意義,并開始了對它的堅守,一轉眼就是三十多年。
正是由于這份初心,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王海福才能從容面對,更加潛心研究和技術創新,“因為任何方案、理論、技術甚至經驗,都只有通過科學試驗才能得到充分驗證,也是回答質疑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來源:科學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