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是礦產勘查的空中利器。
它突破了新型航空重力儀原理等一批重大理論和原理性問題,它突破了時間域電磁大功率發射等20項關鍵技術,它首次研制出支持二次開發的GeoProbe地球物理軟件平臺,它形成了“空地一體化”快速找礦技術體系……
它已在青海、河北和黃海等26個測區完成航空物探綜合測量145.49萬km,勘探經費5.3億元以上,它的軟件已在135家單位推廣738套,廣泛用于生產、科研和教學工作……
它就是找礦征程上的科技之光——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
發展高效、環保和較大探測深度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是實現快速找礦突破,緩解我國能源資源緊缺局面的最有效途徑之一。然而,現有航空勘查能力、技術水平遠難滿足要求且主要依賴于進口,已成為制約該項技術發展及大規模應用的瓶頸。
國家863計劃資環領域在“十一五”期間設立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重大項目。從此,結合地質調查任務,51個科研團隊“產學研軍”聯合攻關,開展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理論、技術、裝備、方法和應用全鏈條的創新研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新了一個又一個技術。
該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教授高級工程師熊盛青介紹,該項目突破了新型航空重力儀原理等一批重大理論和原理性問題,為航空物探儀器研制、方法技術研究及其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撐。
攻克關鍵技術成為擺在團隊面前的一個個實際問題。10多年間,團隊突破了時間域電磁大功率發射等20項關鍵技術,研制出9種核心儀器和8種配套儀器,集成了6種航空物探單方法勘查技術系統。
我國曾一度依賴國外地球物理軟件,這讓團隊成員心急如焚,他們與時間賽跑,與國外同行賽跑,與自己賽跑。終于首次研制出支持二次開發的GeoProbe地球物理軟件平臺,集成了功能齊全的地球物理數據處理解釋系統,打破了依賴國外軟件的技術瓶頸。
GeoProbe軟件平臺樹立了新的標桿,實現了軟件研發的“即插即用”,集成的首套航空物探數據處理解釋系統軟件,首次實現了航空磁、重力、電磁和伽馬能譜數據及地面重磁數據的同平臺處理與綜合解釋。國產化的軟件性能、功能與國際同類軟件相當,成為我國本行業的標準軟件。
“空地一體化”快速找礦技術體系是幾代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人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團隊砥礪前行,集成了國內首套航空重/磁/遙感綜合勘查系統等3套多方法綜合勘查系統,創建了航空物探遙感綜合勘查方法,形成了“空地一體化”快速找礦技術體系。
這套體系成為了行業的“明星”,制定出11項行業和內部技術標準,創建了我國航空物探遙感綜合勘查方法技術體系。開發出高分辨率航空物探勘查技術,成功應用于湖北大冶鐵礦的深部直接找礦,在720m—820m深處發現富礦體,為我國開辟“第二找礦空間(500—2000m)”提供了技術支撐。形成了適用于高寒、深切割區的“空地一體化”快速找礦技術體系,加速推進了一批鐵、多金屬礦床的發現。
功夫不負有心人,“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重大項目交出了靚麗的答卷。該項目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得的61項知識產權、254篇論文和4部專著等基本反映了我國該領域的技術水平;研制的系列儀器、勘查系統和軟件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結束了航空物探裝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顯著地提高了我國航空物探領域的技術水平和調查能力。
此后,“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重大項目持續“亮劍”,經后續工作發現10多處大型鐵多金屬礦以及大量找礦信息;航空伽馬能譜儀實現批量生產,并在環境輻射調查與評價開展應用;編制的《航空磁測技術規范》行業標準等10項技術要求已推廣應用,研建的地球物理試驗場為儀器校準、測試、方法研究和綜合應用提供了科學基礎條件平臺。
熊盛青說,未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還將在地質礦產、能源調查、國防、核應急、環境評價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來源:中國財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