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
具有較高的綜合生產率,包括較高的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農業成為有較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這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標志。
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農業發展本身是可持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廣泛采用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實現水資源、土地等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達到區域生態的良性循環,農業本身成為一個良好的可循環生態系統。
農業成為高度商業化的產業。農業主要為市場生產,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商業化是以市場體系為基礎的,現代農業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場體系,包括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離開了發達的市場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國家,農產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產業商品率可達到100%。
實施農業生產物質條件的現代化。一是比較完善的生產條件、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物質裝備為基礎,集約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種現代化生產投入要素,包括水、電力、農膜、肥料、農藥、良種、農業機械等物質投入和農業勞動力投入,從而達到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目的。
實施農業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廣泛采用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生物技術和生產模式,改善農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以適應市場對農產品需求優質化、多樣化、標準化的發展趨勢?,F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實質上是先進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是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
實現管理方式的現代化。廣泛采用先進的經營方式、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形成比較完整的緊密聯系、有機銜接的產業鏈條,具有很高的組織化程度。有相對穩定、高效的農產品銷售和加工轉化渠道,有高效率地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的組織體系,有高效率的現代農業管理體系。
實現農民素質的現代化。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勞動力,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提條件,也是現代農業的突出特征。
實現生產的規?;I化、區域化。通過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規?;?、專業化、區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農業的效率和競爭力。
建立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包括法律體系和政策體系。
總之,現代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使農業生產、農村面貌和農戶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
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
從“平面化”向“立體化”發展。農業生產中巧用各種作物的“空間差”和“時間差”,進行錯落組合、綜合搭配,形成多層次、多功能、多途徑的高效生產系統,如華北平原“楊上糧下”的種植模式。
從“自然式”向“車間式”發展。現在多數農業依自然條件,“靠天吃飯”。經常遭受自然災害襲擊,受自然變化干擾。未來農業生產多在“車間”中進行,由現代化設施來武裝,這些設施有玻璃溫室和日光溫室、植物工廠、氣候與灌溉自動測量裝備等。在這些設施中進行無土栽培、組織培養等。現在已經有相當部分的農作物由田間移到溫室,再由溫室轉移到具有自控功能的環境室,這樣農業就可全年播種、全年收獲。
從“固定化”向“移動化”發展。在發達國家,有一種被稱為移動農業的“手提箱和人行道農業”的農業經營方式,形成農民居住地與耕地相分離的格局。人分別在幾個地方擁有土地,在耕地和收獲季節往往都是一處干完活,提上手提箱再到另一處去干活,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農具使用率,并不耽誤農時。“手提箱和人行道農業”基本上以栽培谷物類為主,谷類作物一般不需要經常性的管理,就能長得很好。再加上有便利的交通運輸工具,優良的農業機械促成了移動農業的發展。
從“石油型”向“生態型”發展。根據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各能量轉化規律建立起來的一個復合型生產結構。例如:匈牙利最大的“生態農業工廠”是一座玻璃屋頂的龐大建筑物,其地上的作物郁郁蔥蔥,收獲的產品被送進車間加工,其廢渣轉入飼料車間加工后再送到周圍的牛欄、羊舍、豬圈和雞棚,牲畜糞便則進入沼氣池。這家工廠的全部動力,都來自于沼氣和太陽能。它可為城鎮居民提供所需要的糧、禽、蛋、奶及蔬菜。
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精細農業又叫數字農業或信息農業。就是指運用數字地球技術,包括各種分辨率的遙感、遙測技術、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地球信息技術等結合高新技術系統。近年來,精細農業的范圍除了耕種,還包括精細園藝、精細養殖、精細加工、精細經營與管理,甚至涉及農、林、牧、養、加工、銷售等全部領域。
從“農場式”向“公園式”發展。農業將由單一經營第一產業到兼營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農業將變為可供觀光的公園,呈現出一派優美的自然風光,農業種植布局美觀合理并富有藝術觀賞價值,有人漫步其間,品嘗果品的美味,趣在其中,心曠神怡,如旅游農業等。
從“機械化”向“自動化”發展。農業機械給農業注入了極大活力,帶來了巨大效益,大大節約了勞動力,推進了城市化進程,也促進了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這些機械將要進一步發展為自動化。發達國家的農戶中廣泛擁有個人電腦,今后將會有更多智能化機器人參與農業管理。
從“陸路式”向“空運式”發展。所謂“空運農業”,就是利用飛機將各種蔬菜、水果、花卉等從原產地源源不斷地空運到大工業城市,滿足市民的需要。例如,日本各地新建新機場,在機場附近建起“空運農業”園地,集中栽培并將產品空運到大城市銷售。目前,日本空運貨物中有30%是蔬菜、水果、花卉等,農產品如小蔥、蘆筍、草莓、鮮蘑菇、番茄等。
從“化學型”向“生態型”發展。減少化學物質、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轉變為依賴生物自身的性能進行調節,使農業生產處于良性生物循環的過程,使人與自然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協調發展。
從“單一型”向“綜合型”發展。在現代集約種植業中,種植作物比較單一。隨著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以及旅游農業的發展,使得單一的種植業向種植養殖—沼氣—加工等多位一體發展,發展旅游農業使得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相結合,農業逐漸從單一的種植業向多產業綜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來源:地理教育2017年5期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