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榮副部長在貫徹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工作會上的講話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深領會中央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貫徹“十三五”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研究部署發展計劃工作,奮力開創農業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深刻認識農業現代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增強推進發展計劃工作轉方式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謀劃農業現代化,推動發展計劃工作,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和歷史眼光,全面分析農業農村發展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切實把準新方向、新思路、新任務。
(一)農業現代化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旋律,要求發展計劃工作加快調整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沒有農業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固的。相對于快速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依然是短板。發展計劃系統作為各級農業部門的參謀部和農業現代化業務的規劃者、組織者、實施者,要自覺扛起重任,主動加強發展謀劃、建設支撐、示范引領,推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為實現“四化同步”發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綠色發展已成為衡量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要求發展計劃工作加快轉變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農業本身就是綠色工廠,綠色發展既能增收又能增效。有人測算,綠色農業可能帶來比食物型、傳統型農業多數倍以上的市場價值。發展計劃系統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注重綠色政策創設、綠色工程建設、綠色模式推廣,不斷加強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向綠色要效益、要競爭力,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協調兼顧。
(三)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加凸顯,要求發展計劃工作加快調整方法手段。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近年來,發展計劃系統積極推動加強宏觀調控,減少投資項目審批,強化公共服務,放松價格管制,農業市場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計劃思維尚未根本改變,傳統慣性仍在延續。發展計劃系統必須盡快轉變工作方式,由行政推動向政策帶動和服務推動轉變,更多運用法治思維、市場辦法、現代信息技術,指導生產、推動工作。
(四)農業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要求發展計劃工作加快調整職能定位。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業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管理權責上,省、市、縣的調控空間增大,承擔了更多的政策落地、規劃落地、項目落地的管理責任。在管理考核上,更多的看政策建議提得準不準、規劃研究做得好不好、協調統籌到不到位,以及工程實施的好壞、項目進度的快慢。在推動重點上,更多轉到檢查考核下級大規劃、大區大園、大項目的建設效果、資金使用效果、工作組織效果上來。發展計劃系統必須順應這些轉變,更加注重規劃引領、政策研究、統籌協調、牽頭抓總,加強發展綜合及計劃調控職責的履行。
與新形勢新變化相比,發展計劃系統還存在著四個方面的不適應。在思想認識上,謀劃發展、指導發展的自覺性還有待加強。在創新能力上,戰略謀劃思路創新、投資建設體制創新、示范區改革創新的水平有待提高。在職能手段上,還沒有完全適應“分級履責”的新體制,存在著各層級發展計劃事權邊界不夠清晰、部門間職責交叉重復、投資方式單一等問題。在支撐體系上,部省工作協同不夠,智庫建設相對滯后,干部隊伍素質有待加強。各級發展計劃系統要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積極適應新要求,主動迎接新挑戰,加快革新思想理念,創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擔負起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歷史重任。
二、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不斷提升發展計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規劃是行動的先導。發展計劃系統作為農業現代化規劃藍圖的繪制者,必須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深刻領會規劃要求,推動規劃目標任務落實,助推農業現代化事業大發展。
回顧“十二五”,在現代農業規劃引領下,發展計劃系統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出突出貢獻。五年來,發展計劃系統以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為引領,立足職能,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頂層設計取得新進展。推動國務院審定通過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轉變發展方式意見,出臺農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有力指導了現代農業發展工作。深入研究西北旱區可持續發展、國家糧食安全、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并推動上升為國家戰略。上海、吉林、浙江等20多個省市相繼發布了本地區現代農業發展規劃,重慶、江西等省市制定了轉方式調結構指導意見。投資建設形成新格局。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做到了農業投資總量有增加、結構有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比“十一五”增長74%,明顯改善了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夯實了農業現代化的基礎。積極拓展投入渠道,與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深度合作,引導金融資本投入農業。河南、四川等省與有關金融機構探索建立了“無縫對接”機制,通過“政府擔保+財政補貼”等方式,撬動金融資本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試點示范實現新突破。在全國認定了28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在25個示范區開展了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總結推廣了一批發展典型模式。河北、廣東、陜西等20多個省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或現代農業園區,打造了農業現代化的先鋒隊。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著力推進區域均衡發展,加大糧食主產區、西部地區、革命老區和藏區農業建設支持力度,強化定點扶貧、片區扶貧、特殊區域幫扶等工作,湖北、湖南、內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區搭建了部省對接平臺。著力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出臺了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發展規劃。著力優化生產力布局,深入實施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打造了一批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強縣,農業生產的集中度顯著提高。
總結“十二五”發展計劃工作,主要有四方面的寶貴經驗:始終堅持觀大勢、謀大局,超前研究,務實謀劃,服務農業現代化戰略決策;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推動理念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推動重點突破,凝神聚力補短板;始終堅持上下聯動、協同合作,形成發展建設的強大合力。
展望“十三五”,要以貫徹農業現代化規劃為統領,全面提升發展計劃工作水平。“十三五”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的出臺,充分展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堅定信心,釋放了繼續重農抓農的強烈信號,明晰了發展方向和路徑。各地要抓緊做好本地規劃與全國規劃的銜接,明確本地農業現代化的時間表、路線圖,全面分解細化規劃目標,積極推動重大工程政策配套,層層落實規劃任務,確保規劃盡快落地生根。在思想認識上,要深刻領會規劃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規劃的目標要求、重大任務和推進舉措,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在發展計劃工作思路上,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優布局、強建設、可持續、助脫貧、抓示范,更加注重形勢研判、綜合平衡,更加聚焦打造發展建設平臺,更加突出打贏產業精準脫貧攻堅戰,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促進工作上水平,助力農業現代化化取得明顯進展。在發展計劃工作重點上,要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強化經濟運行分析。今年以來,部里試行了月度經濟運行分析工作,每月發布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得到各方面認同。“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形勢更加復雜,迫切需要發展計劃系統將這項工作常態化、規范化。要健全分析制度,將經濟運行分析與政策研究相結合,與宣傳發展成就相結合,與引導輿情相結合,完善分析機制。要拓展分析內容,在生產和市場形勢分析的基礎上,增加資源環境、要素投入、質量效益等情況分析,更好地回應社會關切。要增強分析力量,調動直屬單位、科研院校的力量,建立分析師隊伍,健全部省交流機制,暢通信息渠道。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經濟運行分析打造成發展計劃系統服務決策的“主渠道”,引導生產的“導航燈”,宣傳發展成就的“新陣地”。
(二)提升謀劃發展水平。隨著“三農”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國內外聯動更加緊密,對謀劃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發展計劃系統要順應形勢,立足職能,突出謀劃好三方面的工作。在重大戰略性工作上,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重點,為發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在重大工程上,把“十三五”重大工程設計好、銜接好、落實好。在重大政策上,創新研究機制、加強政策協調,把事業單位、科研院校和社會研究力量聚合起來,出好思路、提好建議。
(三)優化農業投資管理服務。牢固樹立大基建的理念,努力爭取擴大政府投資規模,拓展金融投資渠道,激發社會投資活力。要優化政府投資結構,優先支持產能提升、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建設,實施一批影響大、帶動力強的骨干工程。要拓展多元投資渠道,更好地使用專項建設基金,更大力度推行PPP模式,重點破解用地難、貸款難等瓶頸制約。研究創新農業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盡快闖出一片農業投資的新天地。要強化投資管理服務,按照堅決下放審批權、堅決強化部門調控、堅決加強監管服務的原則,繼續下放部分農業投資審批權限。各地要主動對接,加強重大項目指導服務,確保接得住、管得好。要健全分級履職機制,適應國家投資體制改革的新變化,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研究加強發展計劃工作的意見,建立統一謀劃、分級負責、相互配合、共享成果的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機制。
(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落實好中央推進綠色發展的決策部署,突出東北黑土區、北方農牧交錯帶、南方重金屬污染區、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區、西北干旱區、西南石漠化區等重點區域綠色發展,突出耕地質量退化、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農業面源污染加重、水資源過度開發、草原退化沙化和漁業資源荒漠化等重點問題治理,努力把資源過高的利用強度降下來,把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緩下來。要強化綠色發展規劃,加強農業空間管理和耕地用途管制,科學劃定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保護發展區;要強化綠色發展工程支撐,謀劃實施好東北黑土地保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草原生態保護等重大工程,加大對綠色發展的支持。下一步,我部將研究建立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各地要把這項工作作為綠色發展的基礎工作,上下合力做好。
(五)扎實推進產業精準扶貧。按照中央要求,堅決打贏產業脫貧攻堅戰。要突出產業扶貧的“重中之重”地位。增強政治意識,進一步提升產業扶貧工作位次,做到思想到位、領導到位、機構到位、工作到位。要突出抓好產業扶貧政策落地。把中央推進產業扶貧的政策落實好,指導貧困縣做強做優特色產業,培育壯大帶動主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強化支撐保障。要突出產業扶貧范例推廣。近期,我們開展了洛川蘋果、贛南臍橙、定西馬鈴薯等產業扶貧優秀范例的宣傳推廣。下一步,要再組織篩選一批優秀范例,用半年左右的時間,開展產業扶貧現場觀摩培訓,并在主要媒體開展集中宣傳。
三、建設好試驗示范平臺,打造農業現代化抓手
農業現代化的試驗示范平臺,既是農業現代化的建設載體,也是發展計劃工作的重要抓手,發展計劃系統責無旁貸,必須全力推進。
(一)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打造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主陣地”。“兩區”是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確保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的重要舉措。要統籌確定“兩區”建設布局。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既要突出主產區的比較優勢,也要充分考慮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的生產責任,更好地引導非主產區保護和提升糧食產能。劃定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要順應區域產業轉移、產業升級的大趨勢,放眼今后10年甚至更長時期,突出生產條件、生產成本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區。要嚴格落實“兩區”劃定任務。中央將根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國內自給水平,綜合考慮未來消費需求、資源稟賦等因素,確定各省“兩區”劃定任務,各地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支持各地根據本地財力,適當擴大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建設規模。要突出加強“兩區”建設。中央將對“兩區”建設實行傾斜支持,存量資金整合用于“兩區”,新增資金重點支持“兩區”。各省要實行省長負責制,作為地方政府“一把手”工程,積極籌措“兩區”建設資金,實現劃得準、建得好、護得住。
(二)建設好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已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的“響亮名片”。“十三五”時期,各地要進一步加強示范區建設,力爭大部分示范區都能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創新引領方式,更加注重模式推廣。各省要認真總結示范區建設經驗,提煉出2-3個主題鮮明、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加強宣傳推介,部里也將遴選一批在全國推廣。鼓勵各示范區與非示范區結對子,探索共同發展、先發帶后發的有效機制。深化改革創新,更加注重發揮先行先試作用。要積極開展改革試點成果轉化,今后我部將聯合財政部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繼續支持各地開展改革創新,用好示范區這塊“試驗田”。優化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獎優罰劣。要落實目標考核、能進能退、動態管理的監管制度,對工作推進不力、建設成效不顯著的示范區進行“黃牌警告”,嚴重的予以“紅牌淘汰”。示范區“以獎代補”政策也將與建設成效掛鉤,對干得好的加大支持,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發展格局。
(三)創建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打造農業綠色發展的“試驗田”。這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探索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新路子的重要平臺。要合理布局試驗示范區。優先支持耕地退化區、地下水超采區、面源污染區、生態脆弱區等資源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優先選擇改革意識強、工作基礎好、重視水平高的地區開展創建工作。要加強試驗示范區創建指導。將創建目標聚焦到降低利用強度、改善產地環境、發展綠色產品上來,創建任務聚焦到發展生態循環型農業、資源節約型農業上來。創建的主體責任在地方,各省要研究出臺試驗示范區建設的支持政策。要創新試驗示范區建設機制。采取“先試驗創建、后評估確定、再示范推廣”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機制。農業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及時解決重大問題,推動資金項目向試驗示范區傾斜;建立健全綠色發展市場化推進機制,采取以獎代補、PPP、第三方治理等方式,探索運用市場化的方法治理農業環境污染問題。
(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近期,中央決定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這是適應“四化同步”的新變化、迎接“城歸潮”的新趨勢、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協力把這項部署落實好。在建設思路上,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民受益、共享發展的方式,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生產+加工+銷售+科技”于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區。在支持政策上,重點借鑒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好政策,聚集嫁接。金融政策重點是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財稅政策重點是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用地政策重點是推動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向產業園傾斜,人才政策重點是允許和鼓勵科技人員進入產業園發展農業相關產業。在工作目標上,擬精選一批國家級產業園,推動各省、地方創建一批有特色、有競爭力、后勁強的產業園,使之成為農業發展的新動力。
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推進發展計劃工作提供堅強支撐
發展計劃系統作為農業現代化工作的牽頭推進部門,要擔負起歷史重任,核心是培養一支務實高效、開拓創新、廉潔自律的干部隊伍,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過硬的業務本領,統籌推動工作落實。要提升改革創新能力。樹立戰略思維、全局意識、世界眼光,把握好宏觀大背景、發展新形勢、政策新動向,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破解發展難題的新思路、新舉措,確保措施更實一些、政策建議更管用一些、工程項目更可行一些。要提升政策創設能力。深入基層,在基層創造中找答案,在群眾實踐中找辦法。善于運用智庫、外腦,搭建發展計劃研究平臺,加強趨勢性、前沿性的重大戰略研究。注重爭取,主動走出去、找上門,尋求支持。要提升系統協同能力。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在上下銜接、左右協調、內外聯動上下功夫,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要提升清正廉潔能力。把深入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重點要建立健全試點示范區公開遴選、重大項目公開評審機制,推進農業項目管理全程公開;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努力使發展計劃干部嚴格做到不踩紅線、不觸底線,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來源:農業部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