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有企業混改商機,聚焦國有資產交易時訊,拓展投資并購價值管理視野
從溫州市區出發,驅車約1小時可到時尚智造小鎮所在地仙巖,與溫州鬧市相比頗為靜謐,時尚智造小鎮核心片區與仙巖街道被104國道和沈海高速分割為兩處。
重慶地產的整合大幕正在徐徐開啟。除地產集團所屬的康田公司、城投集團所屬的渝開發公司、建工集團所屬的房地產公司保留外,其余房地產企業原則上退出。不僅重慶國資企業地產業務面臨調整,多家民營地產巨頭也在近期集中進行了股權出售。
前段時間,一則溫州房產新聞占據了各大媒體頭條:溫州部分市民因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或即將到期,必須繳納占房價總額約三分之一的土地出讓金才能重新辦理土地證。土地證上寫著20年到期,有的人剛花180萬買了房,轉眼又要掏60萬續費,簡直是要上天的節奏!
10 月29 日、11 月14 日,中國房地產報先后刊發了《入戶兩年陽臺斷裂部分樓體開裂下沉———伊春市五營區棚改房屋質量調查》和《黑龍江伊春房屋質量再調查入住6 年未驗收偷工減料致問題重重》的稿件。
在浙江省2015年公布的第一批37 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溫州有甌海時尚智造小鎮、蒼南臺商特色小鎮名列其中。2016年1月公布的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中,溫州增加了甌海生命健康小鎮、文成森林氧吧小鎮、平陽寵物小鎮。
浙江特色小鎮紅黑榜折射出的正是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希望和艱難,有成就,也有問題,但整體來看,浙江的特色小鎮建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各具特色,已初具規模,為全國的特色小鎮建設趟出了一條新路。
11月以來,上海、南京、武漢等地接連推出新政,限制資金流入當地房地產市場。對于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有經濟學家認為是中國經濟最大的資產泡沫;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房地產不僅是個經濟問題,必須保證房地產的增速,才能保證社會正常運行。那么房地產與中國經濟到底是怎樣的關系?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又會呈怎樣的趨勢?
今年前三季度,二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仍高達28%。而一份來自世邦魏理仕的《中資企業寫字樓用戶調查報告》則顯示,未來三年北京仍是最受中資企業青睞的總部選擇,企業擴張也偏好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寫字樓供需矛盾恐在短期內難以緩解。
已經步入初冬肅殺氛圍的深圳樓市又被潑了一盆冷水。11月深圳推出了3宗住宅地塊均采用了“雙限雙競”的掛牌出讓。按照最新規定出讓項目建成后,商品住房必須嚴格按限定的銷售均價和最高銷售單價進行銷售。這一雙限新政令市場驚呼,“地王”頻出的龍華要止步在5.9萬元/平方米的均價了嗎?
新政后北京住宅網簽持續下降;千禧一代消費報告57%計劃未來買房;恒大近300億資金被鎖定至少半年,在房地產公司極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