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逾7萬人關注的問題。你最孤獨的時候是什么?有知友回答“千里迢迢,背井離鄉,一個人下火車看到萬家燈火的瞬間”,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和共鳴。每當新春佳節臨近之時,也是思鄉之情最濃之際,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有房就代表著有“家”。
北京常住人口2300萬,其中外地人口占近40%。這些人中,很多人在北京置業,但大部分的人無法承擔北京高昂的居住成本,“返鄉置業”成為他們或早或晚要邁出的一步。又逢年關,面對著京城霧霾與高企的房價,到底是回家置業還是堅守北京打拼,估計會成為掙扎中的年輕人苦苦思索的問題。
地方樓市迎來返鄉置業小高潮
老家在山東淄博市的高先生在北京媒體行業工作了兩年,由于高鐵票非常吃緊,剛剛搶上回家硬座的他很是滿足。從北京到淄博乘火車要6個小時,兩年來疲于奔波,已經定于24日返鄉的他心里已經有了回家置業的想法。“去年淄博均價不到6000元,今年在6300元左右,畢竟是三線城市,漲幅不大。”高先生說北京是他不敢想的,總是要回老家買房子結婚的。
在北京地產行業筆耕多年的李女士是廣西南寧人,已經適應北京居住的她今年并不打算回老家過年。去年年初,李女士在南寧一個開發區托朋友買了一套房產,雖然朋友們并不認可她以7000元單價在郊區置業,認為在市中心置業更有價值。但李女士也有自己的考量,首先她置業的新區是政府重點開發的區域,綠地、萬科、寶能、恒大等品牌開發商相繼入駐;其次她選擇的是學區房且精裝修;并有雙地鐵,其中一條預計2019年通車。據她所知,房價現已經漲到一萬二左右。
2014年春節期間某權威調查機構推出的“回家置業”問卷調查顯示,在被訪的在京外地人士中,沒有在京購房意向的占了66.8%,而有意向在家鄉置業的卻占了45.5%。據調查人員表示,早幾年,這樣的調查幾乎很難推出,因為認為“回家買房”是在首都“混”不下去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而由于近幾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房價高企、行業競爭激烈、氣候越來越差等因素使然,“回家買房”不僅成為一種思潮,更多的人都付諸實際行動,如果今年再做這樣的調查,相信回鄉置業的比例會更高。
三四線城市四成房被回鄉者買走
“每年春節前后一個月時間,全年銷售額的40%要靠過年返鄉的客戶”,河北霸州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霸州是河北省一個小城市,人口不多,該市房地產起步也較晚,在2014和2016年得到迅猛增長。
“除去炒房者,真正需要買房的主要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在霸州生活工作的外地人,隨著霸州建設和發展選擇定居霸州的人也很多,這一現象在勝芳尤其突出。第二種是霸州‘城外人’向‘城里’的人口轉移,市區的吸引力不言而喻”。這位姓梁的開發商告訴《廣廈時代》,一般從霸州出去的工作人群,大多集中在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大中城市,春節期間是項目銷售的高峰期,鄉鎮返鄉客戶是購房的絕對主力,大部分返鄉客戶“不差錢”。
而在離北京較近的河北秦皇島、承德、邯鄲等地,不少鄰近城區、價格適中的樓盤受到返鄉置業者的青睞。記者春節期間,走訪了河北隆基泰和位于秦皇島的幾個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雖然冬季是秦皇島傳統的銷售淡季,但在春節期間,會有一個小小的銷售高峰,主要就是從外地返鄉過年的客戶,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從北京回來的秦皇島人。
樓市進入年末收尾階段,北京的售樓處多數蕭條,據某樓盤銷售人員透露,100多位銷售現只剩下十多位輪班,多數項目都已封賬。保守估計,北京常住外來人口超800萬,每近年底,市場上都會有一波特殊的群體回鄉置業。和北京驟然下降的銷售節奏相反,二三四線城市開發商一定會在返鄉置業潮中有所動作。
來源:中國新聞社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