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中長期,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產業轉移、供應鏈安全四大趨勢將持續成為新材料行業成長的主旋律。新材料細分產品繁多,大量細分行業正處于技術發展水平、產業化水平逐步提升的成長期。對于內資企業而言,目前正是實現國產替代和彎道、換道超車的黃金時期,而硬幣另一面,也是外資企業提前卡位中國市場的窗口期。
變革是未來不變的主流,四大趨勢利好新材料產業發展
01、“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產業革命助推新材料產業升級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責任,中國于2020年正式作出“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承諾,國務院先后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綱領性指導文件,明確指出產業結構全面向綠色低碳升級轉型的實現路徑。其中,全面推進清潔、可持續的新型能源發展,既是立足中國能源發展國情、助力能源轉型的核心戰略,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承諾的主要途徑。風電、光伏、氫能、電動汽車、儲能電池為代表的新型能源下游應用陸續實現技術突破,應用成本快速下降,全球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市場需求旺盛,成為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伴隨下游市場的快速增長,三元材料、硅基負極、高性能鋁箔、鈣鈦礦、質子交換膜等上游新材料隨之而動,行業發展前景令人矚目。
02、綠色、環保是“雙碳”戰略目標的另一核心方向
綠色環保是“3060雙碳”目標的另一核心方向,可降解材料與生物基材料的綠色、環保的特性與“雙碳”發展目標高度契合,其下游應用廣泛分布在包裝、消費品與紡織品等領域,不斷擴張的下游需求反向助推上游材料開展產業升級。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等可降解材料進一步走強,聚乳酸(PLA),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淀粉基塑料等新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有望在部分應用領域逐步替代傳統石油基材料,成為行業未來的增長亮點。
03、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化供應鏈,承接材料制造產業轉移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供應鏈體系分工,承接各類制造業的轉移。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憑借良好的制造業基礎與繁榮的下游市場承接了半導體產業的第三次轉移,中國大陸迅速成長為全球電子信息與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晶圓制造、芯片封測產能迅速增長,帶來了電子級硅、高性能陶瓷、濕電子化學品、封裝材料、以及顯示材料等上游相關材料制造的配套轉移與集聚。
04、供應鏈安全風險凸顯,自主可控發展是未來之路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供應鏈安全逐漸成為中國政府與企業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2018年以來,中國在多個前沿技術領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封鎖或限制,例如美國宣布停止對中廣核運輸放射性材料以及氚的授權,將第四代半導體材料氧化鎵和金剛石納入出口管制等。中國目前在部分細分新材料領域仍存在不完全自主可控的風險,例如聚醚醚酮(PEEK)、聚酰亞胺(PI)等特種工程塑料和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復合材料。例如以碳纖維為例,在車載儲氫瓶以及風電葉片領域未來成長空間可期,若無法保障自主可控,則會對全產業倆的良性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因此亟待突破原料、技術、工藝的“卡脖子”難關。
四大發展階段明晰當前新材料產業突圍進展
新材料處于產業鏈的中上游環節,細分產品眾多,且下游應用領域涵蓋了汽車、電子電器、風電等國民經濟的各個產業。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領、下游行業發展以及企業技術進步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新材料行業發展已具備一定基礎,但紛繁的細分類別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以國內企業(包括內資及外資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兩大維度來界定產業成熟度,可將新材料各細分類別劃分為4大產業發展階段。
01、萌芽初期:前沿同步起跑階段
該時期材料的技術研發普遍處于實驗室或產業化初試階段,外資企業憑借多年技術研發經驗積累具有先發優勢,而中方企業往往在政策支持與下游市場需求倒逼下,另辟蹊徑“越級”挑戰新技術路線,一定程度上實現同步起跑。在第四代半導體材料(氧化鎵)、石墨烯等全球最前沿材料領域,中國或已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目前中國已突破新技術路線下的2英寸氧化鎵晶圓制造,一轉在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領域中國的技術劣勢。在合成生物學等新興材料生產技術領域,中國企業也積極探索, 與海外企業共同面對全新藍海領域,百花齊放。
02、成長前期:高度“卡脖子”階段
該階段新材料的主要特點是國內少有或幾乎沒有產能,或者處于“有產能,但無或少產量”的狀態,因此進口依賴度極高。究其原因,可以進一步分為兩類:
國內尚未實現技術突破,沒有或少有產能:由于海外技術封鎖、中國本土企業起步較晚,諸多材料存在自主核心技術較弱、技術空白或規模化生產能力不足等問題,不得不通過進口滿足下游需求。典型材料類型包括主要的特種工程塑料(如聚醚醚酮PEEK、聚酰亞胺PI)、部分顯示材料(如OLED有機材料、光學膜)、部分半導體材料(如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以特種工程塑料為例,目前國內僅有兩家企業能小規模生產聚砜PSU材料,而PI材料幾乎還是空白狀態。
國內雖然已有少量產能,但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受限:部分材料在國內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開始初步實現產業化,卻由于原材料供應、關鍵設備供應、核心生產工藝等關鍵環節受到海外限制,難以大規模生產、仍然需要大量依賴進口。典型材料包括尼龍66、碳纖維等。以碳纖維為例,其上游原材料原絲每年的進口量僅有幾十噸,基本只能滿足實驗用途。目前國內雖然自建有約3萬噸的原絲產能,但本身精度、毛絲量等方面存在劣勢,這也造成了所生產的碳纖維本身存在工藝穩定性較差、成本過高等問題,限制了下游的規?;瘧?。
03、成長中期:結構性成熟階段
處于該階段的材料的主要特征為,國內近年來的產能顯著提升,整體技術成熟度較高、進口依賴度中等。從主要生產企業的性質來看,可進一步區分為兩類:
大量外資產能轉移至國內、提前占有國內市場:近年來受到半導體產業、顯示面板產業等下游行業的全球轉移趨勢驅動,大量外資材料企業開始將產能轉移至毗鄰晶圓廠、面板廠的位置,包括部分顯示材料(如玻璃基板、偏光片、背光模組光學膜)、部分半導體材料(如封裝基板、電子氣體)。以液晶材料為例,近年來其進口依存度已經低至10%以下,但本土生產中外資廠商份額高達80%以上。
中低端產品率先國產化、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對于該類別的材料而言,諸多內資企業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與產業化,但其產能大多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上,甚至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相比之下高端產品由于技術缺乏,仍然需要依賴進口。典型材料包括部分類別聚烯烴(如茂金屬聚烯烴mPE/mPP)、部分先進金屬材料(如鋁合金等)、各類通用工程塑料(如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等。
04、成熟后期:全球化競爭階段
進入該階段的材料,內資企業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所產產品在質量、工藝成本等方面均已經具備國際競爭力,部分產品也實現了出口。該類材料包括部分先進鋼鐵材料(取向硅鋼等)、部分新能源材料(鋰電池隔膜等)等。以聚氨酯龍頭萬華化學為例, 其產品質量和運行的能耗明顯領先于競爭對手,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當前全球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25%。
新材料企業發展戰略建議
01、加強頂層規劃設計,科學引導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
科學做好新材料產業集群規劃布局,推動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相協調,鼓勵各地結合自身實際,推進特色新材料產業集群壯大發展。依托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選擇發展基礎好、市場潛力大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建設世界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增強我國新材料產業全球競爭力。依托現有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型產業集群”等支持計劃,完善新材料產業集群培育推進體系??紤]我國各地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周期、發展階段、比較優勢等,細化地區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階段性目標,加強對集群培育的質量評估與動態監管。發揮浙江、廣東、江西等地區“鏈長制”作用,統籌協調區域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工作。
02、引進高端創新資源,著力提升集群自主創新能級
大力推動國家級新材料科研機構與產業集群開展深入合作,著力破解科技產業“兩張皮”的頑疾,以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深入實踐助力新材料領域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區域新材料產業集群創新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在集群內部聯合建設一流的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頂尖科學家的創新能力與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在空間上無縫銜接,支撐集群開展產業鏈原始創新、源頭創新,打通制約集群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環節,搶占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制高點。
03、強化集群內部互動,大力營造共生發展的產業生態
加強產業集群促進機構建設,完善產業集群公共服務體系,促進集群內要素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建立集群成員橫向和縱向密切合作的協同網絡。強化新材料產業與集群內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鼓勵以下游應用為牽引,打造更加具有全局性、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做好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培育,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建立穩定的產供銷協作配套關系,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加快引進和培育科技含量高、配套能力強的關聯性企業,延伸完善新材料產業鏈條,壯大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
04、深化對外開放合作,持續增強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
立足“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發揮我國經濟規模體量優勢和市場優勢,圍繞新材料產業集群產業鏈關鍵環節,集聚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資源,提升我國新材料產業集群的創新水平和生產效率。支持新材料產業集群內的優勢企業“走出去”,鼓勵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增強新材料產業話語權。鼓勵集群內企業開展海外并購,獲取國外優勢技術、品牌、市場渠道等戰略性資源,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企業。加強具有生態主導力、國際市場話語權的新材料產業鏈領航企業培育,圍繞領航企業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或戰略合作,提升新材料產業鏈國際競爭力。支持集群內企業通過戰略合作或重組形成一批國際一流新材料企業,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產業鏈控制力。
來源:微信公眾號“安徽塑料信息”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